浙江在线济南23日讯(记者 陈国湧)23日,周六,记者在鲁南(日照)国际贸易与航运服务中心发现仍然有部分企业在办理通关手续,许多窗口都有工作人员在值班。记者了解到,鲁南(日照)国际贸易与航运服务中心实行了一种预约加班制度,来满足需要在节假日办理手续的企业服务需求。在双休日,企业只要用电话和中心预约,届时,所有手续涉及的相关工作人员都将在窗口值班,为企业及时办理相关手续,确保了企业外贸通道随时畅通。
鲁南(日照)国际贸易与航运服务中心目前是国内第三个、山东省第一个国际贸易与航运服务中心。2007年11月开工建设,2010年1月正式启用,总投资3亿元,总建筑面积7.2万平方米。一楼为检验检疫服务窗口,设有银行、商务中心等;二楼为海关、边防检查站服务窗口;三楼为海事服务窗口;四楼设有电子口岸;5—27层为商务写字楼,用于航运、贸易、代理等企业使用。航贸中心具有“一站式”通关、企业聚集经营、电子口岸、社会监督等四大功能。共设137个窗口,包括海关、检验检疫、海事、边检、口岸、港航等13家单位入驻办公,配套服务项目齐全,涵盖了所有的口岸服务功能;目前已有260家航运、贸易、代理等企业入驻办公,成为服务鲁南临港产业带的重要平台。
航贸中心运行9个月来,初步呈现三大成效:
一是促进了对外开放环境的进一步优化。海关、检验检疫、海事、边检以及与进出口业务有关的审批窗口集中办公,一门受理,为进出日照口岸的货物、船舶、人员提供“一站式”通关、一条龙服务,阳光作业,限时办理,高效、便民、廉洁。原来企业要跑多个地方、一天甚至几天才能办理的业务,现在在这里就能很快办完全部手续。通关成本大幅下降,初步测算,仅交通和人工成本每年可为企业节省资金上亿元。
二是区域性国际贸易与航运物流中心初步形成。依托航贸中心,通过政策扶持和全方位服务吸引众多物流企业入驻,目前已有260家航贸服务企业落户中心,使进出口多种交易在一个大楼聚集经营,不仅形成了“国际贸易与航运物流的大超市”,而且将会产生楼宇经济和总部经济的聚集效应,形成比较可观的财税收入。
三是对鲁南及陆桥腹地经济的服务功能进一步增强。今年1—9月份,鲁南各市在日照港中转的货物量增长30%以上,鲁南地区平均每天有20多万吨货物出入日照港,占港口总吞吐量的三分之一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