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烟台积极推进全市海洋经济转方式调结构,在蓝色经济区建设中发挥更大作用。前三季度,全市完成主要海洋产业产值930亿元,同比增长14.1%,海洋经济转方式调结构初见成效。
烟台市坚持规划先行,转调发展思路。年初,烟台市制定了《2010年全市海洋经济发展意见》,明确了本年度海洋经济转方式调结构的发展思路和目标任务。编制完成了《烟台市十二五海洋经济发展规划》,对促进烟台海洋经济在新起点上实现科学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烟台积极培育新兴产业,优化经济结构。加大对海洋生物制药、海洋风电、海洋矿产、海洋服务业等海洋新兴产业发展的政策和资金支持力度,促进海洋新兴产业做大作强。前三季度,全市海洋新兴产业产值达65.12亿元,同比增长15%。
烟台加快科技创新,提升发展层次。加快产学研合作步伐,引导海洋经济龙头企业深化与中科院烟台海岸带研究所、中国水科院黄海水产研究所等大院大所的战略合作关系,建设科企交流平台和技术创新体系。全市海洋科技类国家级企业技术研发中心达到13处、省级企业技术研发中心16处,在海洋科技创新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烟台加大项目投入,强化发展支撑。进一步完善港口基础设施建设,加大重点项目投资,全市26个港口建设项目1-9月完成投资16.15亿元,占全年计划投资的64.6%。围绕国家扶持政策和投资导向,健全市海洋与渔业项目储备库,今年已向提报涉海产业规划项目58个,总投资546亿元;提报渔业基础设施、海洋生态修复等建设项目110多个,总投资23.9亿元。加快旅游项目建设,提升旅游吸引力,全市60个在建旅游项目前三季度共完成投资85.6亿元。
烟台推进集中集约用海,转变发展方式。转变用海观念、创新用海模式,大力推进集中集约用海。推行人工岛式、多突堤式和区块组团式围填海,保护自然岸线,延长人工岸线,为蓝色经济区建设提供用海保障。规划的3大5小集中集约用海区域,全部纳入了全省总体规划,占全省总数的42%,规划总面积达到763平方公里,其中填海356平方公里,可新增土地53.4万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