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中有阳光,脚下路更长——河北道德模范穆孟杰
河北省道德模范、教育系统先进工作者、自强模范、五一奖章……穆孟杰的荣誉称号一个接一个,记者打电话表示祝贺。简短的感谢之后,他话锋一转,说学校申办的盲人按摩中专班还没批下来,看能不能帮忙给说说。这就是穆孟杰,三句话不离他的学校、他那群孩子。
与穆孟杰熟识,是缘于到他创办的平乡县特教学校蹲点采访。此后,不少人向记者问起,这名47岁的平乡县东辛寨村残疾农民,何以能成就功德无量的光明事业?这其实也正是记者反复思考的问题。也许,有一个词儿最能概括,那就是———阳光。正是因为内心充满阳光,他才如此坚韧执着;正是因为内心充满阳光,他才能给人光明和力量;正是因为内心充满阳光,他才令人敬佩、令人感动。
一个盲人,生活自立就不易了,为啥办特教学校?
———“我就是盲人自立的活教材。把经验传授给他们,会改变多少家庭啊!”
如果不是双目失明,穆孟杰还是很“帅”的。
幼时的他,是个聪明活泼、招人喜爱的小男孩。不幸的是,4岁那年,他患上了视神经萎缩,虽然家里到处求医问药,7岁时,他还是双目完全失明。
可穆孟杰是个不服输、有倔劲的人。13岁那年,他开始离家闯荡,四处拜师学艺,学会了按摩针灸、吹拉弹唱。他从一个村子走到另一个村子,说书卖唱、给人看病,十几年漂泊磨砺,竟也挣下了一份小康家业,给父母盖了房、打了井。直到1995年,他才领着媳妇和儿子回到了老家,在村里扎下根。
没想到,安稳了没多久,穆孟杰做出了个出人意料的决定———创办一所专门招收盲人的特教学校。
妻子曹清香说啥也不同意:一个盲人,生活自立就不易了,还办啥特教学校?
穆孟杰理解妻子的担心,可他却始终放不下办学的念头。
他忘不了,自己失明后,只能整天窝在家里,吃饭得有人端、上厕所得有人领、常把衣服反着穿、走路不敢迈大步。那时候,常听爹娘长吁短叹:“俺们老了,你可咋办呀……”
他忘不了,他闹着要上学,父亲领他到了学校,恳求老师收下,学校却说什么也不收。学校没人懂盲文,教不了,爷儿俩只好悻悻而回。
他忘不了,12岁上他和几个伙伴儿一起放羊,由于看不见,自家的羊窜到麦地里啃了麦苗,结果被生产队长骂“眼看不见啥也干不了”。
他忘不了,那年他正在外流浪学艺,听说保定盲人学校招生,考试合格后可以入学,便兴冲冲地报了名,并且考试成绩合格。可学校告知要交600元的学费,每月还要掏18块钱的生活费,他一下子傻了眼。也就是那时候,他发誓挣钱了说啥也要办个盲校,让没钱上学的农村盲孩子都有学上。
妻子不同意办学,穆孟杰不急,只是一逮着机会就向她念叨:“盲人只有拥有一技之长,才不会是家庭的累赘、社会的包袱。我就是盲人自立的活教材。把经验传授给他们,会改变多少家庭啊!”曹清香见拗不过他,只好答应先在家里招几个盲童试试。
1997年春,经多方打听动员,穆孟杰把附近村的三个盲童领进了自己的家门,与他们同吃一锅饭,同住一个院,教他们用筷子吃饭、在盲杖的辅助下听声音辨方向安全地走路、教他们学吹拉弹唱……半年后,三个孩子有了显著进步,不仅掌握了用筷、穿衣、叠被、走路等生活自理能力,还学会了简单的盲文拼读、弹唱等,家长们高兴得合不拢嘴,一个劲儿地感谢。
穆孟杰和曹清香都很高兴。穆孟杰趁机说服妻子,决心筹办正规化、上规模的特教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