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组织中的“正规军”—一个爱心组织的成长样本
不得不说的“钱”
负责协会外联事务的副会长李素新,原是某家电品牌的售后服务人员,节假日最忙。可协会举办活动的时间往往也都选在节假日,由于频繁请假,她的工资被一扣再扣,最少的一个月只挣了不到600元。因不想影响到公司,李素新今年初主动辞职。后来,她受邀到一名协会会员开办的婚庆公司担任业务经理,“可天天忙协会的事,婚庆公司的事倒成了副业,我都不好意思去啦。”市民吕国钰经营着一家商贸公司,自从2009年加入协会后,捐钱捐物不说,他的一辆桑塔纳也几乎成了协会的“公车”。
义工协会不图钱,可没钱却寸步难行。“除了动嘴儿动腿儿,绝大多数活动还真的需要真金白银。”陈奇峰说,即便已经注册,目前的法律法规也不允他们单独组织公开的募捐活动,善款来源渠道少,使协会的活动资金捉襟见肘。而且,仅协会的自身运转就需要一笔不小开支,“账号管理费、年度审计费、网站及域名管理费等,加起来不是小数目。”
在协会的网站首页上,一份“公益伙伴”合作计划项目书被放在显眼位置。项目书中写道:“协会目前在资金、物品、办公场地等方面存在较多困难,急需社会爱心人士及爱心单位的赞助和支持。”
据介绍,目前协会的资金来源主要有4个渠道:会费收入,注册义工每人每年缴纳会费30元;本地爱心企业、个人自愿捐赠;外地爱心组织援助;承担政府购买服务项目的补贴。“义工个人的力量毕竟有限,我们现在努力的重点是后两项,并且有了成功案例。”李素新说着,翻开随身携带的一本厚厚的名片册让记者看,里面仅北京一些爱心组织负责人的名片就有10多张。
去年以来,协会和北京爱心组织之间的合作愈发密切。由北京一家爱心组织帮助联系捐建的第一所“春晖书屋”在故城县书村完小落成;北京义工联盟向武邑东陶希望小学等11所学校捐赠了价值4万多元的图书和体育用品;北京时代交流集团给桃城区路北敬老院和彭杜敬老院送来了价值5万元的被褥、饮水机。“承担政府购买服务项目,恰恰体现了我们‘正规军’的优势,否则你根本没有资格。”李素新介绍,截至目前,他们先后承担过两项政府购买服务项目,分别是旨在关怀农民工子女的南华小学“七彩小屋”项目和“保护母亲河行动”,活动均由团中央在全国择优选择实施团队,给予一定数额的资金支持。
用透明回应质疑
善款最终被用在何处?会不会被组织者挪用或者私分?一些人对慈善机构总有着这样那样的质疑。“我们有时也面对这样的质疑,做法就是把全部财务情况上网公开,接受会员及公众的监督。”李素新说。
虽身在枣强县城,可义工协会在衡水的活动,赵玉几乎从不缺席,因为作为协会的会计,他还有项重要任务。“活动所需物品的采购凭证和现金往来,我尽量都用相机在现场拍下来,回头整理好再发布在网站上。”赵玉说,与电子表格相比,他更愿意选用照片这种形式,因为“这样可信度更高”。
快递费12元、制作条幅20元、雇人拉音响15元……在赵玉出示的协会今年以来的财务现金账上,一笔笔记得清清楚楚。
据李素新介绍,为了打消一些捐款者的疑虑,他们还努力撮合捐助方和受助方直接对接,在钱财方面尽量不当“二传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