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在线首页 > 心动网事 > 身边好人 正文

八旬老人每天攒钱助学 坚持三十年不间断(图)

2012年07月13日 15:23:33    浙江在线新闻网站

老杨最爱书,两眼昏花了还在看在写
捐了几十年,这是杨忠共留下的唯一两张“纪念”

  在(湖北)襄阳市襄州区朱集镇罗庄村,杨忠共的名字并不为许多人熟知,尽管他在村里住了22年,但有关“老杨”的传说,却尽人皆知。他像“疯人”一般,向方圆六七公里的20多个学校捐款。最近10年,他住进福利院,又攒国家补助,继续捐款。

 

  四川老兵独自落户襄阳

  杨忠共今年84岁,住襄州区光荣院,左眼失明,走路时每一步只能挪动四五厘米,记忆力衰退严重,除了知道他的战友叫张有群,其他往事回忆起来都很吃力。

  上世纪50年代,他从朝鲜战场回国,转业到北京一家军工企业上班,但他辞掉工作,要回四川老家。火车行至湖南某小站,遇到一名襄阳籍战友,因在战场上结下生死之缘,他便和战友一起,来到现在的朱集镇罗庄二组。

  村民知道他1928年出生,老家在四川,但他跟不同的人说着不同的家族故事:一个版本是:父母兄弟姐妹均在长年累月的战争中去世;一个版本是:破产地主家庭成分不好,自己22岁参军后,再没回过家。

  文革期间,杨忠共离开过襄阳。第二次来到罗庄村,他是独自一人,时间是1979年,从此落户罗庄,当时他已51岁,没有妻儿。2001年,杨忠共住进乡镇福利院,战友还是常去看他,带些时令瓜果,吹吹牛聊聊天,谈些过去的事。前几年战友去世,他就转到另一个福利院,直到2005年住进区光荣院,便长期独自生活。

 

  攒钱是为了捐建小学

  在襄州区光荣院,杨忠共艰难回忆着他捡破烂的日子。第二次来到罗庄,他就挑着两个箩筐,在全镇30多个村子捡破烂。“箩筐是自己砍竹子编的,两个有5斤重,挑了两年,嫌重,后来捡到一些好的蛇皮袋子、麻袋,就算更新装备了。”他笑着说,小时候家里穷,吃不饱穿不暖,战场上还受过伤,年纪大了以后,每天走村串乡捡破烂要走20多公里,腿脚受不了,“再后来,攒了半年钱,买了辆旧的二八式自行车,后座挂俩箩筐,前杠上栓俩麻袋,轻松多了。”

  再往后,身体越来越差,再加上贫血,弯下腰就头晕,他不再捡破烂,但还骑着那辆自行车,开始卖米花糖,“那时候两分钱、五分钱,后来一毛两毛钱一斤,都卖过。”

  这些零零碎碎的钱,他都攒起来,夹在书里,一听说哪个村子建小学,就飞快地骑车赶去,把钱捐给学校,10元、20元、50元,100元……多少都捐过。罗庄村建小学时,他还捐了100元钱,虽然只能买几块砖,但村里人都记得老杨的好。

 

 [1] [2] 下一页

来源: 楚天金报  作者: 见习记者 赵贝 实习生 吴寒  编辑: 孙勇

相关新闻


© 浙江在线新闻网站版权所有,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