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爱情和理想 大学生情侣一起踏上鹦哥岭
慕名而来的情侣,蒋帅(左)和米红旭,准备扎根鹦哥岭做科学研究
米红旭和蒋帅是在报纸上看到鹦哥岭大学生团队的相关报道后,慕名而来的高学历大学生。
他们是一对情侣,因为热爱动物研究,热爱大自然,相随而来,并决定扎根下来,像很多“前辈”一样,坚守鹦哥岭,留下“鹦二代”。
米红旭说,在学院老师介绍之后,有些心动,就立即上网一搜索,发现关于鹦哥岭的报道超多,报纸、网络、视频等,看他们的故事,就是一种洗礼,也是一种感动。虽然米红旭在读研究生时,也是常年在野外,进行考察研究,但是对于一群年轻人的共同奋斗还是首次看到,对此,他特别想加入这个团队。
米红旭主要研究动物学,其中鸟类学是其擅长的方向;蒋帅主要研究微生物,比如细菌、真菌等。“毕业后,由于家在哈尔滨,一下子就跑到祖国南端的海南,家人和朋友都有些不理解。”于是,米红旭就与蒋帅一起到了青岛一家销售生物试剂的公司,做了推销工作,这跟他们所学专业都不搭边。
做了1个月的销售工作,两人决定到鹦哥岭试一下,不管能不能进去,都要为梦想拼一下。随后,米红旭通过电话联系上了工作站的学长刘磊,并表达了“不上鹦哥岭不死心的态度。”刘磊获悉学弟学妹要来鹦哥岭,非常开心,于是就向领导反映,并组织面试和考察。
但是米红旭和蒋帅已经带着行李和相关研究成果,双双赶到鹦哥岭,好像“来了就不打算走了”。经过工作站多重考察,决定先留下他们试用6个月。
爱都在鹦哥岭扎根下来做研究
今年6月30日,蒋帅和米红旭难以抑制他们激动的心情,坐飞机到三亚。当时已经是晚上,因为鹦哥岭保护区在三亚举行一个联谊活动,有人到机场接机。米红旭说,“他们太友好了,还来接我们,也非常热情。”
7月1日,米红旭、蒋帅与鹦哥岭团队的部分成员,到呀诺达热带雨林考察和学习,立即进入了工作状态。7月2日,他们正式来到鹦哥岭保护区工作站。
“大学时是同班同学,毕业后一起深造,都深深热爱着生物学研究。”米红旭说,与女朋友已经相恋了5年,因为共同的爱好走到一起,然后又一起来到海南。毕业时,两人走到了人生选择的一个路口。米红旭的研究方向是鸟类,蒋帅的专业是微生物,对于生物学科专业的学生来说,要找份专业对口的工作,选择面并不是很宽。
看了报道后的几天,两人内心久久不能平复。对于这两个热爱生物研究,渴望有所作为的年轻人来说,鹦哥岭自然保护区是一片广阔的天地,可以让他们有所作为。但此时的他们面临两个抉择,一个是远离亲人,另一个则是放弃工作。蒋帅说,在青岛被一家公司录用,月薪三千多,“一面是稳定的大城市生活,另一边则是可想而知的艰辛,我并不是没有犹豫。”
而米红旭则是家中的独子,父母有些舍不得,“父母的年纪也一天天上去,父母在不远游,我却要让他们担惊受怕,实在觉得自己不孝。”小米也有自己的顾虑。
最终,蒋帅推辞了较优厚的工资,米红旭说服了父母,两人选择来到鹦哥岭自然保护区,选择了一种有远见的生活方式,和27名年轻的大学生一样坚守自己的理想。
进山能“减肥”来了不后悔
目前,他们都在科研科工作,悉心管理着工作站的动植物救护中心,为救护的动物喂食,观察,并选择适当的时机,放归山林。
有时,他们会参与一些科研调查,主要的工作就是在山上进行资源调查,简单地说就是通过划分,对每一块土地上的植物种类进行辨别统计和记录。做一块植物样方的调查有时候要花上两三天的时间,蒋帅坦言在山上搭帐篷露营并不像电视剧拍得那样浪漫,有很多突发情况都让人措手不及。她告诉记者,一次她和小米去做调查,从海拔600米处爬到1400米处的过程中,有一处陡坡蚂蝗很多,她不小心摔倒了。“一边是流血的伤口,一边还有蚂蝗叮咬,当时别提心里有多苦了。”蒋帅对记者说,“但小米用树枝绑成了拐杖扶着我一步一坚持下山,再苦再累我也不觉得了。”
两个月的时间,蒋帅瘦了6斤,米红旭瘦了十几斤。蒋帅打趣地说:“刚来保护区的时候,我还纳闷怎么女孩子都这么苗条,现在我知道了这里真是减肥的好地方。”虽然辛苦,但两人都表示并不后悔当初的选择。“在这里我第一次看到了萤火虫,我第一次看到了树蛙,以前在书本上冷冰冰的植物和动物现在活生生地印在我的脑海中。在检测站的时候,早上会有动物来造访我们,虽然辛苦但我们觉得每一天都很充实,因为我们做的事情很有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