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宁籍大学生梁钶勤工俭学支教:四年捐助11万
大学四年,捐助11万
“我很穷,我想通过个人努力养活自己,我还想帮助和我一样的农村孩子改变命运。”——过去四年,他呼吁各界为会宁两所小学捐助物资价值11万元。
这是一位(甘肃)会宁籍大学生支教的最大初衷。
他就是东北师范大学大四学生梁钶。
7月初,长春。
有人直接送来现金,还有人送来书和本,这些都是梁钶回家乡会宁支教时长春市民们送的“礼物”。
市民刘昕明特地送来了200元,他说,让大学生们代他给孩子们买些学习用品带过去,也是他的一片心意。
长春公交集团北达汽车公司的员工们捐了一些书籍和体育用品,有的员工还动手缝制了沙包,希望孩子们课外活动更丰富些。
东北师大第二附属小学的孩子们特地组织了一次献爱心活动。
今年暑假,在会宁县党岘乡梁钶家中,记者见到了穿着黄色运动鞋的梁钶,在东北师范大学人文学院就读的他今年大学毕业。此刻,他正帮助山梁之下的一所小学建立图书馆。过去4年间,他一边在会宁八里、四方乡支教,另一方面,呼吁周围的人为这里的孩子捐款捐物。现场,记者看到成箱的书籍堆放在学校的教室里。有文具、有图书还有健身器材。墙角还放着一套80版《二十四史》。梁钶说,这是一位大学教授捐的。相比而言,我们农村的小孩连一本连环画都没看过,他们缺失的太多了,支教就想为他们带去新鲜的东西。
红西装,你改变了吗?
如果说物质上的匮乏会让人沮丧,那么与外部世界的差距则让人震撼。大一时,每位同学都要用英语进行自我介绍。一口方言的梁钶说了三遍,老师听不懂;让他用汉语介绍,又是三遍,还是没听懂;老师不愿让他继续难堪:用粉笔写到黑板上吧。
作为小山村里为数不多考上大学的人,第一次站在长春的街头,梁钶傻眼了。“因为我连学费都凑不够,在长春第一晚,我找了很久,在一家私人旅社住下,一晚上30元钱。”
“我知道,这是我父母唯一可以给予我的物质帮助,从此,我需要自己养活自己。”我一个月的生活费400元,都是利用周末时间自己挣的。在长春重庆路,举牌子,发传单,一天赚50元。“哪怕是体力活,我都会去干。”
有的兼职1小时给7元钱,挺累,但梁钶不嫌少。最开心的一次是为一位泰国人当翻译,一天下来,他领了200元钱。
当时,他的同学很不理解他的举动——干这有啥意思?“我觉得无可厚非。因为他们从小到大没有感受过贫穷带给人的磨难和勇气。”
有一次,梁钶去东北师范大学第二附属小学参观后大为感叹——人家全部电脑上课;孩子中午不用回家,有丰盛的午饭吃;玩的东西我没见过,每个人都有放衣服的柜子。
“我的故乡,操场没有硬化,教室里桌椅破旧,土坯墙。中午,家远的孩子只能在教室里啃几口馍馍。”
“也许你学习很好,但是,出去后你会发现,山里的孩子缺少很多东西。我想,通过个人发动身边的人,关注这些穷孩子,给予他们精神和物质上的帮助。”就这样,梁钶有了支教的想法,进而有了帮助和他一样穷的孩子的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