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心动网事 > 身边好人 正文

杭州一个街道的公益地标 从“两创”迈向“两富

2012年09月12日 07:55:44    浙江在线新闻网站

  周六晚上,孔胜东就会到杭州中山北路和百井坊巷路口摆摊义务修车,已坚持26年

  天水街道楼宇社区青年举办爱心集市

  浙江日报讯姚姚是个25岁的杭州女孩。她的第一张相片,是被妈妈抱着,在武林广场音乐喷泉前照的。她的第一支口红,是在延安路的商场买的。她的第一份工作,是在武林门运河码头旁的一幢写字楼里。

  于是,在姚姚的心里,满满地承载了对这一处的记忆。占地1.37平方公里的天水街道,面积只有西湖的1/5,户籍人口6.8万人,人口密度超过纽约曼哈顿。今年1至7月,这里完成税收22.61亿元,创造了“每平方米1650元、同比增长22.84%”的惊人速度。

  “四方百货,不趾而集。”“衣冠纷繁,民物阜潘。”这里是《武林旧事》、《都城纪胜》、《咸淳临安志》等古籍中描述的河运枢纽,也是今天杭州最繁华时尚的商贾云集之地。

  “永不打烊的便民店,灯芯巷有颗‘夜明珠’。”这里是全国社区服务的发源地,从义务修车的孔胜东开始,到如今活跃着一支8393人的志愿者队伍,其中党员志愿者达到3462人。

  在这个曾被民政部授予“全国最佳街道”、“中国街道之星”的地方,人们发自内心地觉得,当物质足够富裕,当社会趋向成熟,他们更加珍视对公益事业的探索和追求。

  这里的名字,叫天水。得天独厚,上善若水。

 

  水泥森林的“V公益”

  武林广场的地铁工地,包裹着一整排围档广告。楼盘、演唱会、奢侈品,几乎这个年代对于财富的各种想象,无一不迅速地投射到这些塑料板上。在广告牌的周围,有全浙江客流量最大的几家商场。杭州大厦的某个奢侈品专柜,甚至拿下了全亚洲的销售冠军。

  王秀清也承认,这是一片“水泥森林”。

  每天上班,她开着私家车,必须小心翼翼地穿过延安路上涌进银泰的客流,躲开奔走在各个商务楼宇间的“快递哥”的电驴,让刚从万寿亭市场买菜回来的大伯大妈先走,才能到达一条狭窄巷子深处的下城区天水街道办事处。

  王秀清担任这里的党工委书记还不到一年,却已经深刻体会到中央商务区的集聚效应。这里最发达的,是总部经济、高端金融和商贸业。“人流、物流、信息流、资金流,从各个方向汇聚到此。”她说,天水有生生不息的活力。

  从2004年起,位于延安路528号的标力大厦每年税收总额都超过一亿元。一幢大楼的经济规模相当于一家大型企业,难怪有人把标力的财富效应,直截了当地比作都市里的“垂直印钞机”。

  这样的“印钞机”,天水街道有8个,年税收均超过5000万元。

  姚姚就在其中一座“亿元楼”里工作,她的周围,有像普华永道、三星那样著名的世界500强企业。不用看王家卫的《重庆森林》,她就了解到在这片钢筋水泥丛林中平常人最真实的生态。

  让姚姚有点意外的是,有一次她在这里遇到了鲍大妈。鲍大妈名叫鲍倩,住在天水街道灯芯巷社区。她用7年时间组成了一支13人的志愿者团队——“鲍大妈聊天室”,为1.6万多人提供精神慰藉和生活服务,成为杭州义工的标杆人物。

  从社区走进楼宇,是鲍大妈自然而然的想法。不久前,她帮一个在工作上遇到挫折的博士找回了生活希望,也帮一个清洁工的顽闹孩子培养了学习的信心。虚岁80岁的年纪,每个月退休工资有五六千元,这个自称早就步入“中产”的快乐老太太,心里装着很多人的喜怒哀乐。她说自己不只有奉献,“也从别人身上吸收着精神能量。”

  天水是杭州楼宇社区的先行者,6个楼宇服务中心,拓展了楼宇社区服务的外延和内涵;6个楼宇社区党委,增强了党组织在楼宇中的影响力和凝聚力,他们在积极探索党建志愿服务进楼宇的路径。

  一个微小的坚持,也是一种爱的力量。在姚姚工作的写字楼里,一群年轻人用微博发起成立了一个名为“V公益”的团体。“这个V,就是微小的意思。”组织者沈曜明说,他们乐享这里的城市文明,更想通过互助和共享,成为志愿文化的传播者和践行者。

  最近,由天水街道团委牵头,在楼宇间发起了一场爱心拍卖。他们把从“星巴克”收集来的咖啡渣装进布袋,作为花肥来卖。所有收入,都捐给了衢州市衢江区灰坪小学。“人生,总会有不期而遇的温暖。”微博上立即有人发了这样一句感叹,很多人庆幸,在高楼大厦之间,他们还守护着一片自然和谐的社区空间。

  这里的森林,是可以自由呼吸的森林。

 [1] [2] 下一页

来源: 浙江在线-浙江日报  作者: 蒋蕴 曾泽元 郑斌  编辑: 孙勇

相关新闻


© 浙江在线新闻网站版权所有,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