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白山巅最亮的星——记吉林军区边防一线联队
吉林省军区边防一线连队和哨所分布于茫茫长白山林海中,远离城镇,驻地偏远。官兵们夏天要与蚊虫毒蛇为舞,冬天要与林海雪域为伴。面对恶劣的自然环境和艰巨戍边任务的考验,吉林省军区党委积极发挥军中脊梁作用,以防线为战线锻炼人,以执勤为战斗练精兵,以哨所为课堂育人才,锻造出一支永不卷刃的国门利剑。
“猎人”集训科目,全是极限考验。某部下士张国鹏服役不到6年,就掌握了10多种特战本领,参加过7次重大比武,次次都摘金夺银。先后荣立一等功一次,二等功两次,全军爱军精武标兵、全军士官优秀人才一等奖。军区“特种猎人”、“特等狙击手”、“军中良剑”。
深秋,长白山腹地,通信有线兵专业比武急战正酣。随着指挥员一声令下,下士宋祉澎将手中被复线一挥,一个鱼跃跳上线杆,4步到达作业位置,娴熟地将线打结固定……比武成绩公布:宋祉澎名列榜首,创造了有线专业攀登新纪录。
精兵源自苦练。除了正常训练外,宋祉澎每天比别人提前起床跑一个5公里,做200个俯卧撑,每天都背着电台在山路上奔跑10多个来回。他还刻苦进行报务、报话、射击等专业训练,成为集通信兵、特战兵等于一体的多面手。在2010年6月军区专业比武单兵技术综合作业中,他刷新了军区有线专业两项纪录,夺得3枚金牌。荣立一、二等功各一次,评为“全军爱军精武标兵”。
2009年6月,军区首届边海防狙击手比武场上,有一名个头不高,长得眉清目秀,带着列兵军衔的队员引起了大家的关注。他就是延边军分区某部机动步兵连下士班长陈心杰。100米精度射击,他据枪、瞄准、击发,一气呵成。10环、10环……5发子弹,枪枪命中靶心,他打出50环满堂红。在这精英济济的比武场上,陈心杰异常冷静,他和队友一举夺得6个项目中的3个第一,为省军区包揽全部金牌立下头功,他被军区评为“特等狙击手”,荣立二等功,并提前晋升为上等兵。省军区时任司令员岳惠来少将亲自为他授衔,大家亲切称他为“边关顺溜”。
官兵们山沟里练兵习武,也对军营“石文化”情有独钟。他们把山里奇石搬运到营区,锲刻明志标语,一批士官代理排长犹如一块块镇边石,成为一道美丽风景。
某部五连执勤点代理排长的士官徐嘉嘉当兵第二年,父亲在一场车祸中被夺去生命,母亲重伤。党组织无微不至的关怀给了他战胜困难的信心,他把亲身经历写成博客,如今已出版了《感恩》一书。为回报党组织和战友的关心和爱护,徐嘉嘉冲锋陷阵,抓捕越境犯罪人员8人;临危不惧,从洪流中转移受灾群众100余人。他先后被评为沈阳军区学雷锋标兵,荣立一等功一次,三等功两次。
五家山哨所班长林树芳,在哨所一干就是16年。他还有“活地图”、“顺风耳”、“夜视眼”三大“奇功”,被官兵誉为“山林老参”。
边防线冬天白雪覆盖,夏天云雾漫山。为识别边境走向,林树芳很早就起床,带上干粮,穿林莽、翻大山,过沟壑,认真做好标注,足迹踏遍数十公里边境线,一张无形的“活地图”记忆脑海。他苦练雷达技能,练就“顺风耳”硬功。他在军区组织的雷达专业比武中,夺得了第一名。
哨位就是战场。去年腊月三十,比邻珲春口岸的金山哨所中士代理排长江帆接到村民报告:这两天有走私分子要行动。江帆闻讯而动,带着执勤组顶着刺骨的寒风,连夜潜伏。正月初三凌晨两点,他们抓捕了两名走私分子。
几年来,金山哨所处理各类涉边事件50多起,抓获走私越界分子10余人,拒收贿赂20多次,共10多万元,被当地人民誉为打不开的“铁门闩”。
维护边疆信息安全,已成边防士官的重任。2006年初春,全军政工网联通边关哨所,某边防团网络管理员蒋德红第一个注册了网名——“志在边关”,并当上团队首任网络管理员。他如饥似渴地学习网络知识,不知疲倦地琢磨硬件维护。很快,就成了小有名气的“网络通”。
每逢国家和军队出台重大政策,部队担负重大任务,他都在第一时间推出“理论教室”、“热点关注”等专题网页;同步配套设计“趣味闯关学理论”、“QQ群里大课堂”互动模块;创建了“德红在线”、“心理咨询室”、“电子荣誉室”等10余个栏目。
近几年,蒋德红借助网络平台,带动官兵向部队提建议3000余条,及时化解30余名战士的思想扣子,带出了100余名网络信息员,蒋德红荣立一等功一次,二等功两次。官兵美誉他为“坚守网络阵地思想尖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