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心动网事 > 身边好人 正文

人人都抬担架,挨打也要先救人 急救工作完全凭良心

2012年09月13日 17:31:28    浙江在线新闻网站

  赵竹(段婷婷摄)

  响着警报的急救车奔驰在路上,给人们带去的是生的希望,那么车上与死神作战的“白衣天使”又是怎样的一群人呢?

  12日,记者从济南市槐荫人民医院了解到,在刚刚举行的第四届全国急救中心急救技能大赛中,医生赵竹荣获了“全国医疗急救技术能手”的称号。12日,记者采访了赵竹,了解了急救行业白衣天使们的工作。

  年轻护士少不了哭鼻子,时间一久都成了“铁人”一天20多次出车,一顿饭3次还吃不完

  12日,记者来到槐荫人民医院,急救车刚刚接到急救电话,又出发了。

  “多的时候,一天要出车20多次,一趟基本需要一个小时,所以忙的时候一顿饭得吃三四次。”医生赵竹告诉记者。在急救中心一辆车上配备了司机、医生、护士各一名,一共3组工作人员一天三班倒,他们大约承担着150万人口的急救任务。

  在急救中,抬担架任务很重。“现在护士、医生基本都是女性,所以抬担架成了繁重的工作。”赵竹介绍说,一些年轻的护士刚来时都抬不动,而且遇到一些紧急情况心里接受不了。她表示,之前有位年轻大夫遇到一起车祸,一个小女孩的双腿被轧没了。碰到这样震撼的场景,这位大夫回来哭了好大一阵子。“不过,时间久了就算是女大夫也都练成了‘铁人’。”赵竹表示,女孩的胳膊也都变粗了,有20多岁的小姑娘,因此得了肩周炎。“不过,现在很多女孩都能抬着病号跑。”

 

  挨骂挨打都是常有的事,医院专设“委屈奖”救人要凭良心,把人救活就觉得欣慰

  “不过抬担架并不是最苦的事情,最苦的是你在竭尽全力地救人,别人却不理解。”医生赵竹告诉记者,由于急救的时间紧,沟通时间也比较短,因此经常遇到病人家属不理解的情况。

  “我们也能理解一些家属遇到亲人生病心里着急。”赵竹介绍说,尤其是猝死的,家属一时接受不了,抢救两个小时,病人已经死亡了,但是家属还是不让停止抢救,挨骂挨打都是常有的,“但是就算是挨骂也得先顾着救人。”赵竹说,有时为了帮病人把食道里异物抠出来,被咬得手都流血,也有时要从粪坑里往外救人。

  为了减压、发泄情绪,大家就把遇到的事跟同事、家人说说。为此医院还专门设立了“委屈奖”。

  虽然挨打挨骂,但是救活一个病号带来的成就感远大于因此而受的委屈。今年5月份,急救过的一位老年人,患有消化道疾病,每个月都要输一两次血,但是碰上血站告急,急救中心就呼吁医院的医生护士为其献血。对此,赵竹说,“看到人被救活了,心里感到特别高兴。”

  

  钻研技术技能,只为救活更多人急救知识进社区,让更多人学会救人

  9月5日,第四届全国急救中心急救技能大赛在山西太原举行。赵竹和其他医院两位医生代表济南市参加了比赛,经过3天比赛,济南市急救中心代表队获得团体二等奖,赵竹取得了个人全能第七名,荣获“全国医疗急救技术能手”称号。而急救中心主任陈富军在第二届大赛中也获得过同样的称号。
 “我们的技术更强一点,病人被救活的几率就更大。”陈富军感慨地说,在国外一些地方,市民中懂急救的比例大概是5:1,但是济南市100个普通市民中未必有一个懂急救知识,为此医院也将急救知识普及进社区。陈富军说,其实简单的急救办法就可以将抢救的成功率大大提高。

 

 

来源: 大众网——生活日报  作者: 记者 段婷婷  编辑: 孙勇

相关新闻


© 浙江在线新闻网站版权所有,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