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心动网事 > 身边好人 正文

大漠播绿人姜涛 扎根塔克拉玛干18载

2012年09月24日 14:02:17    浙江在线新闻网站

  

  姜涛正在查看沙漠中梭梭的长势。 (周海霞)

  且末县防风治沙工作站副站长、高级工程师姜涛大学毕业后就一头扎进塔克拉玛干沙漠,治沙播绿18年。

  9月11日,笔者在防风治沙工作站见到姜涛时,他正顶着风沙检查滴灌系统,为幼苗培土加固。他说:“每当看到风沙被我们治得退后一米,我就感到很欣慰。”

  姜涛1994年毕业于内蒙古林学院,先后在库车县林业局、且末县农业局工作,从事的工作始终没离开治沙。

  姜涛回忆起刚参加工作时的情景:“我第一天上班就遇上了昏天黑地的沙尘暴,一米之外什么都看不到,大风吹得人站都站不稳。喝水时,先要将满嘴沙子漱净才能喝。但是我没被吓倒,反而下决心与沙魔作斗争。”

  18年来,他把自己在书本上学到的知识与沙漠的实际情况相结合,不断探索防沙治沙模式。

  2000年,姜涛调到治沙站工作时,治沙站绿化面积不足500亩,选用的树种是成活率较低的沙拐枣。他精心研究、反复实验,提出了用芦苇草打沙障、草方格固沙,种植红柳、沙拐枣并采用滴灌技术浇灌的建议。此后,沙漠造林成活率明显提高,2003年绿化面积达到3000亩,初步建起绿色长廊。

  沙漠绿了,环境改善了,他又在想怎么能使沙漠常绿,怎么让沙漠变成宝藏。为此,他查找了大量相关资料,并到和田、塔中等地调研,2003年在沙漠上试种500亩管花肉苁蓉获得成功。在此基础上,他又在红柳林中种植管花肉苁蓉2500亩,实现了生态养林、创造效益的目标。

  2007年,在考察市场后,姜涛又提出种植梭梭,进而在梭梭下接种肉苁蓉。第二年,梭梭苗出圃5万株,有效解决了苗木问题。

  2011年,且末县提出“30万亩防沙治沙规划”。在实施河东30万亩防沙治沙项目建设中,姜涛全程负责工程规划、设计、招投标、施工、监督、检查。他天天值守在沙漠中,有时通宵在沙漠中工作。夏天,沙漠地表温度接近60℃,姜涛和治沙站工人依然要沿着滴灌网线检查、接线、扶苗、埋根。有时一场沙尘暴过后,大家要重栽上百棵树,重接上千根管子。

  如今的河东治沙林鸟语花香,犹如沙海中的“世外桃源”,已成为且末人郊游的好去处。同时,肉苁蓉、沙柳、沙棘、枸杞、红枣等种植成功,使防沙治沙工程建设逐步走上了以生态产业养生态工程的可持续发展路子。姜涛和他的团队功不可没。

 

  【边骥点评】当头顶娇阳一轮、烤炙大漠行旅,或是遭遇狂风肆虐、沙尘遮天蔽日,人们一定希望传说中的“树神”立时从天而降,降服黄龙风魔,播撒一片希望的绿荫。

  “树神”是没有的,科学治理却能达到神奇目的。姜涛就是一个降“风魔”、缚“黄龙”的大漠播绿人。18年里,塔克拉玛干大漠边缘的每一片绿、每一棵树,都凝聚着姜涛和他的团队的血汗和智慧,他们正是新时代以生态产业养生态工程的绿色使者——令我们肃然起敬的“树神”!

来源: 天山网——新疆日报  作者: 记者 周海霞 何俊  编辑: 孙勇

相关新闻


© 浙江在线新闻网站版权所有,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