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心动网事 > 身边好人 正文

庆元百姓送别农技员廖必长 “田师傅”,一路走好

2012年09月25日 08:27:47    浙江在线新闻网站

  昨天上午8时6分,58岁的“田师傅”廖必长,安静地走了。廖必长是庆元县一名普通的农业工作者,30多年来,他坚持与农民群众打成一片,被庆元农民亲切地唤作“田师傅”(浙江日报2012年8月20日1版《我们的“田师傅”》曾作报道)。

  傍晚时分,天空飘起雨丝。廖必长的老朋友、竹口镇农业公共服务站站长周发民,早上闻讯立马赶过来,晚上仍不肯离去。说起认识近30年,一手带出自己的师傅,这位51岁的汉子红了眼圈,“今年5月份,他还带病到镇里来,给水稻高产示范户讲课。去年这个时候,我们还一起在镇上的高产示范片搞验收……”

  “伟平,你那天提到工作上有什么事情要问我?你把笔跟纸拿来记一下。”9月22日凌晨2时,庆元县人民医院二病区325号病床,廖必长觉得舒服一点了,立马跟陪护自己的儿子廖伟平交代工作。

  “竹口镇育秧中心建设费用拨付款是哪一笔?县里集中育供秧项目的资金怎么操作?”廖伟平问。

  “竹口镇的项目,有一个红头文件,你去找找。集中育秧的事交代给兰洲(同事)了,具体要问他。就这么办。”廖必长答。

  说完,廖伟平用棉棒蘸水,帮父亲擦嘴角,让他舒服点。棉棒不小心滑到脸颊,父亲笑了。“当时,我在想,会笑了,情况还不错呢。没想到……”廖伟平说不下去了。

  两年前的7月,他被父亲说动,放弃杭州的工作,回老家辅助父亲。回忆往事,刚到而立之年的他,不时取下眼镜,擦拭眼睛。“这段时间,‘种粮大户粮食补贴和良种补贴发放’的事,父亲问了好几遍。上周二下班回家,我告诉他,补贴都发下去了,他很高兴,夸我说‘你现在变聪明了’。”廖伟平说。

  “好多事情都没做”,这是廖必长最后几天说得最多的一句话。

  “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艾青的诗,恰似廖必长一生的真实写照。

  他常说:“我是农民的儿子,生在农村,长在农村,对农村、农民、农业有着深厚的感情。在过去的岁月中,我虽没干出什么惊天动地的大事,但家乡的父老乡亲认得我,田里的稻谷认得我……”正是由于这份深厚而真挚的感情,他在农村一干就是30年,毫无怨言。

  庆元县农业局党组书记、局长洪宝如说,由于工作能力、业绩突出,廖必长有过多次转岗机会。但他坚守农业岗位,哪里都不去,始终和基层农民在一起。

  廖必长的事迹,在农业系统后生晚辈中,引起强烈共鸣。

  李文学,去年刚进廖必长生前所在部门——庆元县农业局产业服务中心。他说:“廖必长感动着我。我在今后工作中不能有一丝一毫的松懈。”该局科教信息中心李嫣说:“作为年轻一代的我们,既然选择了农业,就要以廖必长为榜样,将我们的理想、信念、青春、才智,毫无保留地奉献给这基础而伟大的事业!”

 

  [记者手记]

  回想7月底,曾和廖必长有一次短暂会面。当时,他躺在庆元县人民医院的病床上,说话已十分吃力。“再有两年能把儿子带出来就放心了”,这是我记忆中印象最深刻的一句话。他当时还不知道自己的病情,相信自己还能站起来,坚持未完的事业。

  想到此,忍不住潸然泪下。作为一个在农村长大、做过3年三农记者的人,我知道在如今的农村,尤其是欠发达地区,多么需要像廖必长这样懂技术、甘于奉献的人。他们是点亮农业希望的明灯。我们的农村,需要更多这样的明灯。

  所幸,在庆元田间地头,还有很多“田师傅”。他们跟廖必长一样,默默从事着平凡的工作。今年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提出“对扎根乡村、服务农民、艰苦奉献的农技推广人员,要切实提高待遇水平,落实工资倾斜和绩效工资政策。”相信,在政策的倾斜和机制的完善下,扎根农村的人会越来越多。

来源: 浙江在线——浙江日报  作者: 见习记者 夏丹 县委报道组 范正民  编辑: 孙勇

相关新闻


© 浙江在线新闻网站版权所有,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