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心动网事 > 身边好人 正文

28年扎根海岛的“拐杖法官” 从没放下手中的法槌

2012年09月27日 09:43:55    浙江在线新闻网站

  他是一个拄着拐杖的人,生活起居需要人照顾,每天出行靠的是一根拐杖和一辆小三轮车;他在海岛法庭扎根了28年,尽管在其中的15年里他拄着拐杖,但从没想过放下手中的法槌,他就是虾峙法庭的“拐杖法官”周峥俜。近日,今年56岁的周峥俜被评为全省优秀法官并记一等功。

 

  小岛上的法制启蒙者

  走进普陀虾峙法庭,是一幢有小院落的三层楼房,小院虽不大,但小型的审判庭格外醒目。“现在的条件好多了,阿拉法庭成立的时候,当时只有两间房子。那时全庭上下只有我跟另外一位同志。条件异常艰苦,不仅要办案,还要自己挑水、做饭。”见到记者,周峥俜就聊起了过去的岁月。

  1984年,周峥俜从副乡长任上调到普陀法院。凭着超好的记忆和勤奋好学的态度,在进行任前法律业务培训中,他成绩优异。培训结束,他就被委以重任,前往虾峙组建法庭,他也就成为虾峙法庭的第一任庭长。

  周峥俜告诉记者,法庭成立初期案多人少,两个人的法庭就开始运行了,起草法律文书或做庭审准备,每天工作时间超过十二个小时。当时正值小岛上造房热,渔民为地基等打架的不少,他俩就成了法制110,送达法律文书,调查取证。“出门办案不要说没有汽车,连自行车都没有,翻山越岭,走街串巷,全凭一双脚。”走马塘、大双山、小双山、湖泥、东白莲、西白莲……他们的足迹遍布小岛的角角落落。

 

  一年办案超百件舟山法院系统第一人

  “老父亲十多岁就出海捕鱼,到四五十岁还要晕船、惧浪,他深知做渔民的辛苦,从不让我上船,他要把儿子培养成一个有文化的人。”周峥俜告诉记者。虽然不曾出海捕过鱼,但还是继承了渔民的性格,直爽、嗓门大、连字都写得大。

  1990年,周峥俜全年办结各类民事、经济案件110件,成为舟山法院系统办案超百件的第一人,而当年每位法官全年的办案指标只有三十余件。多年来,周峥俜不断摸索基层海岛法庭工作的规律,根据鱼汛或大风天气及时调整工作计划,利用渔民返航的机会安排相关案件审理。

  虾峙是舟山渔业最为发达的小岛,周峥俜办理了全省第一起渔业合伙纠纷。 30多个渔民有的签了合同的,有的却是隐名的,查证就要花费不少功夫,分账更是分了半个多月。后来,周峥俜以此事写了论文,洋洋洒洒上万字,刊登在《浙江审判》上。“收到了70多元的稿费,在当时可是收入不菲。 ”周峥俜说。

 [1] [2] 下一页

来源: 浙江在线——舟山日报  作者: 刘浩 徐显锋 李彬彬  编辑: 孙勇

相关新闻


© 浙江在线新闻网站版权所有,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