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心动网事 > 身边好人 正文

老夫妻17载捐款捐物助人为乐 不富裕但有爱心

2012年10月17日 15:47:15    浙江在线新闻网站

  在南瑞锦秋园,住着一对平凡的老年夫妻:丈夫胡福生79岁,是一位退休教师;妻子朱金娟77岁,原芜湖木材厂退休工人。然而,熠熠生辉的爱心又让他们不再平凡:从1996年至今,两位并不富裕的老人连续17年向困难群众、弱势群体捐款,即便是在身体不适无法出门的情况下,仍将钱物交给子女代为捐献,用朴实无华的行动诠释着助人为乐的感人内涵。

  10月16日上午,天空飘着丝丝小雨。记者来到锦秋园15幢2单元,叩响了两位老人家门。老人住的是小小的两室一厅,家里装修很简单,几乎没有任何多余的装饰和贵重家电。对于记者的造访,他们显得有些意外:“做好事是应该的,很多人都在做,我们没什么特别的。”

  两位老人助人为乐的善举,起源于1996年春节。胡福生回忆说,自己1995年从原市二职高退休,觉得退下来后很难对社会再有什么贡献,于是在1996年春节瞒着老伴来到市儿童福利院,向福利院孩子捐款100元。当时,两人每月工资加起来大概七八百元。捐完款回家后,胡福生把事情告诉了老伴。朱金娟当即表示:“你这是在做好事,我怎么可能反对呢?”此后的几年里,老人每年端午、中秋、春节3个节假日向福利院捐款,每次捐100元。到了1999年,老人的退休工资有所上涨,于是每次捐款的数目变成了200元。

  2000年,得知市妇联启动“春蕾计划”后,两位老人商量着为困难女童捐款。“当时捐400元就能资助一个女童完成小学6年的学业。”朱金娟说,2000年、2001年两年间,两人捐赠1600元资助了4位女童。2002年,两位老人前往上海在儿子家小住,临行前专程赶到市总工会向“送温暖”基金捐款600元。到上海后,老人又向当地慈善基金会捐款1000元。2005年,两位老人回芜湖搬进南瑞锦秋园,得知社区设立有“邻里相助”关爱社区困难户资金后,当年分两次向社区困难家庭捐款总计1500元。

  采访中,金坤园社居委负责人告诉记者,每次社区组织居民向地震灾区等地捐款时,两位老人总是第一时间送来捐款。汶川地震时,老人捐款1000元;玉树地震时,老人又把1000元送到居委会。当居委会工作人员向他们表示感谢时,老人的话语朴实却很感人:“他们遭了那么大的灾,我们不过是尽了一点微薄之力。”

  随着两位老人年事渐高,健康状况出现了一些问题,尤其是胡福生老人,患上青光眼后右眼几乎失明,然而,即便是在视力下降、腿脚不便的情况下,老人仍坚持做好事。“2009年时,我们实在走不动了,于是到附近的邮局把捐款汇给了市妇联。”朱金娟说,当时两人相互搀扶着到邮局汇款,得知他们准备捐助困难女童后,邮局免收了汇款手续费。现在,两位老人很少出门,每当从电视或收音机上了解有需要帮助的人时,他们把钱交给家住沐春园的女儿,让其代为捐赠。

  两位老人的善举让很多得到帮助的人心怀感激。朱金娟说,自己曾向一位家住武汉的癌症病人捐款2000元,病人去世后,其子多次打电话邀请两位老人到武汉游玩。还有一位曾得到他们资助的女孩大学毕业工作后,给两位老人寄钱表达感激之情。但老人并没有收那笔钱:“我们只是想做点好事,不是为了得到什么回报。”

  助人为乐让老人的生活更加充实幸福。采访中,朱金娟老人笑着告诉记者,晚年生活有老伴,有老窝(住房),有退休工资,还有一对孝顺的儿女,“我们的幸福指数很高,所以希望尽可能地帮助别人,让他们也能幸福。”

来源: 中安在线  作者: 赵丹丹 实习生 程颖  编辑: 孙勇

相关新闻


© 浙江在线新闻网站版权所有,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