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林弟子办学11年资助贫困学生 为筹款甘当包工头

释恒彪与学生在一起

在工地上干活的释恒彪
有时候,他泡在建筑工地上,扛水泥、运石料;有时候,他回到自己办的学校,看学生、嘘寒暖。十一年里,少林弟子释恒彪的角色和称谓在“包工头”和“学校董事长”之间不断变化。“为了给那些亲情缺失的孩子们一个‘家’,有学上,有书读,做这一切,再苦再累,我都觉得值!”昨日,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项城市官会镇香港昌福学校董事长释恒彪如是说。
放弃高薪职位少林高手回乡办学
释恒彪,俗名马刚。1985年春,12岁的他进入少林寺习武,成为少林寺第三十五代弟子。2001年春,释恒彪在香港代师传授“达摩易筋经”。其间,香港昌福房地产公司董事长何燕芳女士希望高薪聘请其为私人保镖。但释恒彪由于牵挂远在家乡的患病母亲,便婉言谢绝了。得知缘由后,何燕芳女士非常欣赏释恒彪的人品,决定资助他回家投资办学。
2002年春,香港昌福学校在项城市官会镇落成,成为周口市唯一的一所港资学校。昌福学校引入了海外先进的教学管理模式,每年拿出经费重奖优秀生、帮扶贫困生,这不仅大大缓解了当地政府教育投入的不足和农村孩子就学难的问题,而且其极力倡导的“尚学尚武”之风,更是赢得了当地百姓的赞誉。
来源:
云南网
作者:
编辑:
孙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