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心动网事 > 我的感动 正文

富豪给家乡老人发敬老金:每月至少3百 最多2千

2012年11月06日 16:45:43    浙江在线新闻网站

 

  中国农民的秉性

  “中国农民的秉性,就是淳朴、善良、节俭,知恩图报,忠孝节义。”董佩永说,“我就是一个农民。所以,中国农民有的秉性和本质我都有。”

  2009年,他投资20万多元,取消了集团总部和上方山基地的室内厕所,不使抽水马桶,改建公厕,用循环使用生活用水冲刷便池。仅此一项,每年节约淡水2万多吨。公厕的粪便还被沤发成了生产绿色食品的农家肥,可谓一举多得。

  为了消除“白色垃圾”这一环保公害,2010年,他在黑龙江省绥棱县设立了2亿元的环保基金,启动了“治理白色垃圾,保护美好家园”环境保护项目。现在,走遍绥棱城乡,再也看不见从前塑料膜遍地刮、塑料袋空中飞、农药瓶水上漂的现象。

  近几年,他投资5亿多元人民币,对所属矿山企业进行配套改造,做好环境保护和节能减排这篇大文章。其中规模较大的马家沟矿、鑫发矿已经率先实现了零污染、零排放,所有矿井水、煤矸石、煤层气等全部回收,循环利用。每年节约了大量的资源,同时更减少了排放。

  同时,他还就粮食安全及农产品安全、淡水资源、白色污染、环境保护等一些关乎国计民生的热点问题进行调查研究,积极向有关部门建言献策。

  董佩永常说的一句话是:“珍惜资源,保护环境已成当务之急。我不是政府官员,没有要求别人的权力,但是有管好自己的责任,有管好自己企业的责任。”

 

  浸入骨髓的基因

  节俭于家,慷慨于邦。

  自1992年以来,董氏集团先后向国家缴纳税金50多亿元,累计向社会捐赠资金、物资5.3亿元。他说:“做慈善,做公益,做好事,是根植我灵魂,长在我骨子里的东西。”

  董佩永仁慈宽爱的真性情源于家族世传,特别是父母熏陶。他自小就耳濡目染父母与人为善的敦厚品质和助人为乐的古道热肠。尤其是母亲在自家日子十分艰难的情况下,还从粮袋底子舀出米来接济别人的事,就像一盏明灯,映照他载德前行。

  自2011年9月开始,董佩永投资2亿元,以父母的名字冠名设立“天华敬老基金”和“淑珍敬老基金”,分别给父母出生地河北唐山市滦县小河湾村、古冶区刘庄村60周岁以上老人按月发放敬老金。敬老金数额每月至少300元,最多高达2000元,每月按时汇到每位老人自己的银行卡里。

  每逢国难民疾,他都一马当先,慷慨解囊。2008年5月12日汶川发生特大地震,他第一时间组织捐款,派抗震救灾小分队赶赴灾区救援,先后五次捐款捐物4600多万元人民币。

  董佩永说:“我最看不惯某些所谓企业家,在歌厅声色犬马,在酒店挥金如土,面对灾难却一毛不拔、为富不仁。如果我们骨子里不流淌着道德的血液,那么充其量也就是低级的脊椎动物。”

  走出农场,我在想:“作为身价百亿的企业家,董佩永是够节俭的。但他的节俭,不同于一般人的省吃俭用,也不是浅层次的精打细算,更不是守财奴的悭吝自私。他的节俭,体现的是对资源环境的深度思考,体现的是对民族未来的深切关注,体现的是对国家社会的深情奉献。”

来源: 人民网  作者:  编辑: 孙勇

相关新闻


© 浙江在线新闻网站版权所有,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