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下半年以来,天台县以服务民生为宗旨,探索搭建“微天台”公务平台,截至目前已有乡镇街道、县直部门、旅游服务单位等120余个实名认证微博账号,搭建起天台微博群。“微天台” 公务平台分微新闻、微聚焦、微建议、微服务、微话题、微发布、微资讯、微映像等多个版块,形成了“微系列”服务体系,开辟了服务民生新渠道。微天台”的主要做法可概括为“三个三”:
一、“三个需要”催生“微天台”
一是顺应“微时代”需要。随着微博客的兴起,人类的传播活动正在经历一场全新的“革命”,即进入了“微时代”。面对“全民皆微”、“每个人都是新闻中心”的时代,我们势必要顺应潮流,跟上微博时代的步伐,积极用好政务微博公务平台。二是建设“网上天台”需要。通过组建天台政务微博公务平台,及时发布官方声音,主动服务民生,积极引导网上舆论,从而建设一个“网上的天台”,提高对虚拟社会的管理水平。三是探索“微博问效”需要。建设“微天台”,打造“政务微博群”,是推进党政干部微博在线互动的新型渠道和平台。
二、“三项制度”建设“微天台”
一是实行政务微博实名制。建立政务微博官方实名认证制度,把好准入关。2011年下半年,就明确要求全县所有乡镇(街道)和涉及民生的县直部门必须开设实名政务微博,并且要通过官方认证。截至目前,已有56家县直机关部门、15个乡镇(街道)进行官方实名认证。同时,还注册“微天台”官方微博账号,用于架通“微•天台”平台内部各微博账户间的桥梁。二是建立“一号一人”管理制度。为加强微博管理,明确要求各级各部门坚持以服务为主线,积极探索建立微博管理的长效机制,把管理规定落实到位,做到守土有责,守土尽责。根据“一号一人”的管理制度,每个微博账号由一名具有一定文化素质、责任心强、在网络上比较活跃的人担任微博管理员,负责本单位微博发布和网上舆情的监控工作。实行“一号一人”管理制度,有利于对微博发布内容的把关,防止不当言论的出现和传播。同时制定了微博管理员培训制度,建立了微博管理人员通讯录和QQ群,及时沟通、交流,并定期组织对微博管理员的培训,切实提高其管理和服务能力,让“微天台”更好地为天台社会经济发展大局服务。目前已组织微博管理员赴上海复旦大学培训一次,两次邀请浙江在线专家前来授课讲解微博知识,收到了很好的效果。三是建立“每日一博”、“每周一话题”发布制度。在“稳”字当头,及时发布的原则前提下,要求各政务微博坚持每天发布一条以上微博,及时回应,服务百姓民生,杜绝散布谣言、传播各类政治类有害信息,让官方微博发挥更大的正面作用。 “微天台”主创团队每周都策划一个主话题,发动微博友积极参与评论,互动交流,从而更进一步提升了“微天台”的影响力和吸引力。
三、“三大理念”保障“微天台”
一是稳为首,即把规避风险、确保安全、平稳运行放在“微天台”建设的首位。微博是新生事物,具有两面性,所以我们要求进入“微天台”的政务微博全部采取实名制,官方和个人微博均须登记造册,有名有姓,并要求各单位严格把关信息发布内容。二是用为本,即把更好地为我所用作为“微天台”建设的根本。要求各单位以严谨认真的姿态经营好自己的微博形象,发挥微博政务公开、服务群众、舆论引导的作用,畅通党委政府与社会沟通的渠道,打造为民服务的“大舞台”。三是活为魂,即把即时、互动、激活作为“微天台”建设的灵魂。“微天台”的生命在“活”。无活,就会成为摆设,甚至成为一张死网、死博。官方微博每日须发布一条微博信息,做好对外宣传和突发性事件的引导工作,增强微博的魅力和吸引力。
天台通过“微天台”公务平台把信息资讯、外宣推介、便民服务、建言献策巧妙融为一体,增强了天台博友的凝聚力,从而打造一个阳光、便捷的“网上天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