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对全市去年以来社会上涌现出的“最美爷爷”、“最美教师”、“最美护士”等一系列最美现象,衢州市委、市政府以高度的政治敏感性和社会责任感,因势利导,在全面部署开展“做一个有爱心有责任心的衢州人”学习实践活动的基础上,又结合各地各行各业实际,广泛开展道德模范评选、文明实践养成等系列活动,在全社会树立了崇尚“最美”、发现“最美”、践行“最美”的良好社会风尚,一时间,“最美衢州人”蝴蝶效应持续发酵、不断延伸。“最美衢州”现象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和一致好评,人民日报、新华社、中央电视台、光明日报等众多国内主流媒体纷纷竞相报道,“最美教师”和“最美爷爷”分别被评为“浙江骄傲年度最具影响力人物”和“年度致敬人物”,“最美警察”高剑平、姜方林荣获“全国优秀人民警察”,衢江四小校长马建红荣获“全国特别关注乡村教师”。同时,衢州的“最美现象”也赢得了上级领导的充分肯定,中央政治局常委李长春、省委书记赵洪祝、中宣部副部长蔡名照、省委副书记李强等各级领导相继作出重要批示。“最美衢州”影响力和美誉度不断提升,已经成为展示衢州良好形象的一张闪亮“金名片”。
为进一步深化宣传和弘扬“最美衢州人”精神,寻找和挖掘更多的身边“最美”,更好地打造“最美之城”,今年以来,衢州市把文明素养提升作为学习型城市建设的重要内容,把道德实践养成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积极创新工作载体,组织开展了“做最美衢州人──我们的价值观”大讨论、“最美衢州人”首届十大人物评选、寻找身边“最美衢州人”、“最美衢州人”演讲比赛、“最美衢州人”大型访谈等一系列活动,致力于聚焦物质富裕、助推精神富有。期间,“最美警察”高剑平姜方林、“最美大学生”徐建龙、“最美干部”周言松、“最美一家人”徐雨文一家、英勇烈士吴奇龙等一大批道德楷模又接踵呈现,进一步带动和树立了大爱衢州、好人之城的良好形象。如今,学习最美、争做最美已经已成为衢州全市上下的广泛共识,崇尚文明、乐善好施已经成为衢州干部群众的一种自觉、一种习惯。主要做法为:
一、培育“最美”,夯实道德底蕴
一是持续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育“最美”。积极发挥衢州“东南阙里、南孔圣地”(全国仅有的两座孔氏家庙所在地之一)优势,大力弘扬儒家文化精华,将传统文化教育与公民思想道德教育相结合,在全市形成了人心向善、见贤思齐的良好风尚。自2004年衢州“南宗祭孔”恢复以来,每两年举行一次学祭,每三年举行一次社会各界公祭,让“有教无类”、“德行天下”等儒家优秀的传统思想根植于全城百姓的心田。连续十年开展建设学习型城市活动,以“读书周”、“全民学习日”活动、人文大讲堂、百姓讲坛等活动为载体,力促全民学习,形成“人人爱读书、满城飘书香”的学习氛围。定期开展十大道德模范、十大民兵道德模范、十大杰出青年、十大女杰等评选表彰活动,制订了《衢州市民守则》、见义勇为奖励制度等一系列规章制度,倡导市民爱国爱乡、诚实守信、奉献社会。
二是全民动员学“最美”。2011年12月,“最美教师”事迹发生后,市委迅速作出决定,部署开展“做一个有爱心有责任心的衢州人”学习实践活动,及时举行“最美教师”先进事迹报告会,号召全市干部群众向“最美教师”学习,在工作中生活中负责任、有爱心、讲奉献,做一个有道德的人。组建了先进事迹报告团,赴基层巡回宣讲,把“最美衢州人”事迹宣传到街头巷尾、田间地头。从学习“最美爷爷”、学习“最美教师”到学习“最美干部”,党委、政府始终充当第一推手,广泛深入动员,推动学习实践,使各方面群众都参与。
三是价值观大讨论画“最美”。遵循“认知——实践——提升”的认识规律,及时把道德实践活动推进到价值观层面的公众讨论,在全体市民中开展了“做最美衢州人——我们的价值观”大讨论活动。社会各界以座谈、演讲、辩论、问卷调查等形式“为最美衢州人画像”,确定衢州人价值观核心词表达为“诚信、责任、仁爱、奉献”。
二、弘扬“最美”,彰显道德风尚
一是媒体宣传扩大“最美”影响力。本着“全媒体聚焦、力求感化人心”的原则,发挥新闻舆论的主渠道作用,在市内媒体重要版面、黄金时段,以“最美衢州人”为全年性主栏目(专题),开设“为最美衢州人画像”、“寻找身边的活雷锋”、“我们的价值观”大家谈、“大讨论直通车”等栏目,推出“最美衢州人”电子杂志特刊、大型系列访谈等,报道百姓身边的好人好事,鼓励人们从身边小事一点一滴做起,向“最美”人物学习。在组织市内媒体全方位报道“最美”精神的同时,第一时间邀请全国主流媒体记者来衢采访,让“最美”精神走出衢州、感动全国。2012年1月6日,光明日报社和衢州市委在北京共同主办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衢州的实践”理论研讨会。目前,衢州“最美”系列人物得到了新华社、央视、人民网、光明日报等国内主流媒体和栏目的多次聚焦,百度上形成180万个网页、谷歌上形成600多万个网页。
二是社会宣传增强“最美”感染力。组织文艺工作者发挥特长,创作了一批反映“最美衢州人”的文艺作品,以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再现“最美”系列人物的英雄事迹,展示衢州丰富多彩的道德实践。围绕“最美爷爷”创作散文《“最美爷爷”英魂永存》、诗歌《最美的一跳》、乐曲《永不后悔》、编辑《最美爷爷占祖亿》系列连环画等。围绕“最美教师”、“最美警察”、“最美干部”等先进事迹,及时组织人员创作情景剧、诗歌、“道情”、“三句半”等,推出了一批短小精悍的文艺节目进社区、入企业、走农村。
三是互动宣传增强“最美”震撼力。通过新闻发现、现场播报、现场感言、微博互动等形式,使“最美”人物事迹生动形象,对群众心理形成震撼,自觉向“最美”人物学习。在追忆“最美爷爷”、“最美干部”活动中,本地主流网站纷纷开设纪念专栏,及时推出占祖亿、周言松网上纪念馆,通过网上留言、献花、献歌、点烛、挽联、祭酒等祭奠方式,让网民寄托哀思、互动交流。在学习“最美教师”活动中,开设“做有爱心有责任心的衢州人”专栏,及时报道各地学习“最美教师”的好人好事,反映各地爱岗敬业、无私奉献的生动事例。
三、践行“最美”,树立道德之魂
一是寓“最美”于作风建设。把公民道德建设和机关效能建设结合起来,在各级机关深入开展了“项目建设突破年、社会管理创新落实年、行政效能提升年”活动,引导、推动党员干部比学习、比业绩、比奉献,发挥示范带头作用,促进社会风气不断好转。2012年上半年,全市各部门进驻行政服务中心的390项许可事项承诺时限压缩483个工作日,较法定时限提速80%;组织开展“进村入企、服务基层”专项行动,各级党员领导干部走访行政村1744个、农户59.2万户、企业9140家,化解村级问题7388个,解决农户困难51335个,调处企业发展难题4432个。
二是寓“最美”于道德实践。广泛开展好人推荐、文明出行、志愿服务、“学习雷锋好榜样 争做最美衢州人”等道德主题实践活动;开展“道德模范”、“好婆婆好媳妇”、“百位身边好人、百件凡人善举”等评选活动;深入开展“双拥模范城”、“军(警)民共建”、“文明示范岗”、“青年文明号”等创建活动,营造“向最美看齐、人人争做最美”的良好社会氛围。在“最美精神”的感召下,先后涌现了社区干部叶兰花自费开办“兰花热线”为民排忧解难、“的哥”吕红兵跳入冰冷江水救起轻生妇女、崔成志将毕生收藏的118件国家级珍贵文物捐献国家、800多名义工与空巢老人结对以及徐雨文、张行仁、毛水花三人“捐献器官人间留大爱”等一系列凡人壮举,道德之花在三衢大地竞相绽放。
三是寓“最美”于城市品格。建立社会各界扶持“道德模范”的长效机制,不断浓厚“好人有好报”的氛围。市工、青、妇、民政等部门发挥职能作用,在生活、工作上对“道德模范”予以帮助;金融机构出台政策支持“道德模范”开展自主创业;各文明单位与“道德模范”长期结对帮扶。以项目建设为统领,将道德建设具体化、形象化。制作“最美衢州人――我们的价值观”公益广告,在全市各大广场、汽车站、火车站、公交站台以及商场(宾馆)LED广告牌刊登(播放)。建设城市文明长廊,传播精神文明,引领道德风尚,致力勾勒精神富有的衢州样板,让“最美衢州人”成为衢州这座千年古城的城市之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