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煤老板回村建房 义务赡养全村65岁以上老人 |
一个小孩随着老人们在公寓院里扭起了秧歌,惹得老人们开怀大笑。张帆摄 老人们闲暇时也来看看书。张帆摄 丁玉龙闲时到餐厅帮忙打饭。张帆摄
“这一代老人是最苦的。我把全村65岁以上老人集中到一起生活,有生之年就伺候这些老人了。”今年57岁的丁玉龙说。 丁玉龙目前身份是河北省承德县六沟镇郝季沟村玉龙山庄老年公寓“经理”。3年前,这个远近闻名的煤老板放弃事业和安逸生活,回到故乡郝季沟村,投资500万元建起老年公寓。他要让村里达到65岁的老人、或双方有一人达到65岁的老年夫妇及超过60岁的孤寡老人,都能免费入住该公寓。目前,老年公寓共有50位老人,其中老年夫妻20对。 郝季沟村地处承德县中东部的偏远大山上,西北距承德市50多公里。该村由4个自然村组成,全村135户510口人,只有800亩薄田,村民的主要生活来源是年轻人外出打工,为省级贫困村。 丁玉龙就出生在郝季沟村,因家庭贫困,7岁时随父踏上“闯关东”的路。17岁的丁玉龙初中毕业后,在黑龙江七台河煤矿成为了一名井下挖煤工。几年后,他通过入股、承包煤矿积累了一笔不小的财富。父亲年纪大了,心里总惦记着家乡的老哥们,丁玉龙基本每年都要陪父亲回郝季沟村看望乡亲。 2009年,丁玉龙再次陪父亲回到郝季沟村时,看到村里和父亲年龄差不多的老人每天上山种地、打柴、担水,劳作一天后还要自己生火做饭。看到这些,他心里很不是滋味。 “郝季沟村还有一个不成文的规矩:家里有两个儿子的,就把父母分开,一家养一个。”丁玉龙说,父亲经常嘱咐自己,这些老哥们日子过得很辛苦,我们富裕了不能忘记他们。 经过走访,丁玉龙发现村里有能力的人都走出了大山,留下的基本是没有什么能力的,根源在于“贫困”。那一刻,他心里对郝季沟多了一份牵挂。“那就建养老院吧,让老人们一起吃饭,一起生活。” 2009年10月,在郝季沟村一处荒山坡上,占地7亩的玉龙山庄老年公寓开工建设。2010年9月,丁玉龙处理了在黑龙江的煤矿,回到郝季沟村,专心当起了养老院“院长”。 走进郝季沟村,山脚下,玉龙山庄老年公寓3层白色小楼在蓝天的衬映下格外醒目。公寓冬储用的大白菜整齐地摆放在院内。记者看到,公寓内卫生所、图书室、健身器材、花房、餐厅、浴池等一应俱全。阳光透过玻璃照在老人们温暖的房间内,屋内有大衣柜、床、电视、独立的卫生间,俨然一个标准的宾馆。 已住进公寓2年、71岁的王桂霞说,来了什么都不用带,吃的、住的比家里还好,烧的是地暖,不穿鞋都不冻脚。“老了老了还享福了,做梦也没想到啊。” “平时可以回家干农活,来公寓吃住,家里连电费钱都省了。”68岁的“新住户”曹宝忠说。 “活这么大岁数,也没见过玉龙这么好的人,辛辛苦苦赚的钱,都给我们这些老年人用了。”81岁的丁凤珍颤巍巍地说,“玉龙跟家人和我们吃住在一起,他就像亲儿子一样对待我们每一个人。” 对于丁玉龙的善举,曾有人说他“傻”。丁玉龙平淡地说,“这代老人受了一辈子的苦,我只想让他们的晚年过得幸福一些。这事总得有人去做吧,我只不过开了个头。” |
来源:中新网 作者:记者 张帆 编辑:孙勇 |
相关新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