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在线首页 > 心动网事 > 之江好人 正文

磐安初中生陈炳南4年独自照顾生病母亲

2013年04月15日 10:36:30   浙江在线新闻网站

  中午11时35分,磐安县安文初级中学放学的音乐响起,一个小小的身影就从初二(5)班教室冲出来,跑过城上村的小路,拐过两个弯,直奔位于城上村39号的3楼,那里有他瘫痪在床的妈妈。

  这个被村里人称为“奔跑男孩”的16岁少年陈炳南,为了挤出时间多照顾妈妈,4年来的每一天都飞奔在学校和家之间500米长的小道上。

  “让妈妈吃上热饭”

  “妈,我回来了。”还没跨进家门,陈炳南就边跑边喊。

  陈炳南的妈妈马余丹已坐在窗前,忍不住叫他慢点,别累坏了。“不累,妈,我去烧饭了。”听到妈妈的回应,小炳南匆匆喝了几口水,就转身跑进厨房张罗。今天的中饭是饺子,他利索地将早上洗好的青菜放在台板上切好,打开煤气灶,炒菜、加水、下饺子、出锅……6分钟后,两碗热腾腾的水饺就出锅了,他细致地将满一点的那碗放到妈妈床前。吃完后,陈炳南又娴熟地把碗筷洗净,隔着门帘和妈妈打招呼:“妈,我去上学了”,便匆匆赶回学校。

  此时,还不到中午12时。作为班里的卫生委员,小炳南每天要与同学们一起清理包干区的垃圾,检查公共卫生,他从不会因为帮妈妈做饭而耽误这项任务。中午12时20分,炳南回到教室坐下,距离读报课开始还有半小时,他埋头做起作业……

  掐着时间“赶路”,几乎成了小炳南的生活常态。“以前,我是赶着回家给妈妈喂饭,现在,妈妈身体稍微好点了,就是想让她能早点吃上一口热饭。”小炳南说,把妈妈照顾好,是他4年前对外出打工的爸爸的一个承诺。虽然这项“任务”对年幼的他来说有些艰难,但他会坚持下去。

  “守着妈妈是幸福”

  从马余丹断断续续的回忆中,记者大概知道了这个家庭的一些故事。

  2009年8月底,44岁的马余丹因为中风晕倒,原本贫困的家庭陷入更大的困境。当时,还在读小学五年级的陈炳南和姐姐陈娟天天在医院陪伴妈妈。一个月后,姐姐去杭州上大学,这让父亲陈小余陷入两难境地:出去打工,妻子没人照顾;不打工,家里没有收入。这时,年仅12岁的陈炳南懂事地向爸爸提出:“你去打工,我来照顾妈妈,你放心!”就这样,他几乎一个人挑起了照顾母亲的重任:每天学校放学后,他先跑到1公里外的医院取中药,再跑回家给妈妈做饭。为了让母亲多吃东西补身体,小炳南开始苦练厨艺,不知被油烫过多少次手。现在,他已学会炒青菜、炒土豆丝、番茄炒蛋、红烧肉等10多道菜。听医生说吃山药对防治中风有效果,炳南就做排骨炖山药给妈妈吃;妈妈爱吃饺子,双休日他就包饺子。

  除了服侍妈妈吃饭,小炳南还尽己所能地帮助妈妈康复。起初的一年时间里,小炳南几乎每天放学回家要帮母亲活动腿脚。“按摩到每一个手指头、每一处关节,每天至少1小时。”说起这些,马余丹的眼神里满是幸福。她说,自己也曾想不开,但儿子的一句话却让她有了生活下去的动力。他说:“妈妈,你活着就是我最大的幸福。”

 [1] [2] 下一页

来源:浙江在线——浙江日报 作者:吴警兵 卢伟星 记者 吕玥 编辑:孙勇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