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种爱无须多言 “尽力而为”为慈善尽心尽力 |
前几天,海盐县举办第三届慈善奖评选活动,“尽力而为”获评“十大慈善影响人物”,但却无人前来领奖。 现在,“尽力而为”的爱心奖杯正静静地站在县博物馆的橱窗里,“以此表彰所有为海盐慈善事业默默做出贡献的爱心人士。”海盐县慈善总会常务副会长柏莉凤说。 据了解,“尽力而为”是海盐的一位爱心人士,四五十岁,衣着简朴,为人非常低调。2007年7月的一天,“尽力而为”拎着一个装有12万元现金的黑色袋子,来到县慈善总会表示要捐款助学,他帮扶贫困学生的慈善之路由此开始。 “他直接来到办公室,告知捐款金额和定向帮扶贫困学生的意愿,并说具体由你们安排和操作。”县慈善总会工作人员说。按照他的要求,县慈善总会把这12万元捐款纳入“帮你圆大学梦”慈善助学项目,给30名当年考上大学的低保家庭学生每人发放4000元,助他们进入大学深造。 之后,每年大规模开展慈善助学活动前,“尽力而为”都会来到县慈善总会捐款。他曾说,自己没有读大学一直很遗憾,很多贫困家庭的子女品学兼优,非常刻苦努力,资助这些学生读大学,不仅可以使他们个人得到提升,还可以使这些贫困家庭依靠子女成才,日后从根本上脱贫。 截至目前,县慈善总会共收到“尽力而为”捐款总额43万元。 起初,县慈善总会每次都请这位爱心人士留下姓名和联系方式,但他从来不愿意公开身份,总是说:“我只是尽力而为,做了一点微不足道的小事。有条件的话我会一直做下去。”久而久之,县慈善总会就把“尽力而为”作为这位爱心人士的代名词。 “‘尽力而为’应该代表了他做慈善的诚意和一种慈善态度。”柏莉凤说。 据了解,“尽力而为”曾获得2011年度“嘉兴慈善奖”、2010年度海盐“慈善之星”、第二届“海盐慈善奖”特别贡献奖等荣誉,但他一直没有露面,获奖证书都是由县慈善总会工作人员代领的。 据县慈善总会透露,一个偶然的机会,县慈善总会了解到在资助本地贫困家庭学生的同时,“尽力而为”还与100多名贫困山区学生结对助学。 “‘尽力而为’是海盐慈善爱心人士中的代表人物,在他的影响带动下,海盐匿名捐款蔚然成风,并逐渐成为一个特殊的‘爱心群体’。”柏莉凤说。 记者翻看县慈善总会的捐款统计表发现,这些统计表上记录着全县的每一笔捐款,很多捐款者没有留下姓名。 “在开具捐赠票据时,我们都要询问捐款人姓名,但不管怎么问,他们都不肯说,办好捐款手续就走了。”县慈善总会捐款接收处工作人员说。 在海盐,“尽力而为”已经从一个爱心人士的代名词转变为一群爱心人士的慈善行动。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这个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 |
来源: 嘉兴在线-南湖晚报 作者: 驻海盐记者 周丽丽 编辑: 董良友 |
相关新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