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人雪中送别象山好民警 徐祥青的老年食堂要延期了 |
徐祥青上中国梦想秀,感动260位梦想观察员,公益捐助团当场捐助10万元帮他圆梦。 国字脸、微胖,声音爽朗,笑起来憨憨的。 在他的老家大徐村里,他会主动跟每个人打招呼,唠嗑几句家常;关心老年人,自掏腰包给他们发“补助款”,一发就是29年,带他们出去旅行…… 他还有个梦想,给大徐村的孤寡老人造一个老年食堂,让手脚不便的老人们吃到送上门的热腾腾饭菜。 如今,梦圆了,他却走了。昨天,雨夹雪,徐祥青追悼会在他的老宅里举行,村民们纷纷冒雪赶来。上到90多岁的老人家,下到2岁多的小女孩,大家或撑着伞或顶着雨雪,站在路旁,为徐祥青送别。 他照顾我的,他照顾过我的! 我来送送他…… 这是甬城的马年第一场雪。从上午到下午,徐祥青的两层老宅里,人流一直没有间断过。 通往老宅的路上,横幅黑底白字:大徐村的好儿子徐祥青一路走好! 很多很多的村民撑着伞,站在外头。他们在等待下午三点钟的徐祥青追悼会。 10岁的小女孩穿着素色羽绒服,雪花从妈妈撑着的大伞上漏了下来,滴在她的头发上,小脸蛋被冻得通红。 郑女士跟徐祥青同村,前两天,她听说徐祥青走了,今天开追悼会,特地带了一对儿女来送别。大儿子13岁,小女儿10岁。 来的路上,郑女士跟两个孩子讲了徐祥青29年如一日帮助人的故事。 小女孩最喜欢听的是徐祥青遇到被讹的卖菜老人,机智地用真钞换假钞,让老人家伤心变喜悦。 46岁的村民徐家良站在人群中。他没撑伞,两只手缩在袖口里,露出发白的手指。看到我站到他身边,他不好意思把手伸了出来,说挺冷的。 他早上就过来了,想给徐家干点杂活。那时没下雨雪,没带伞。 徐家良跟徐祥青其实也不大熟,也没有受到徐祥青的照顾,但是他知道徐祥青的好。“那是个好人,大家都念叨他的好。现在他走了,大徐村的损失太大了!” 他前面排队的是一个79岁的老奶奶。老奶奶耳朵不大灵光,但是听到徐祥青的名字,她便扭头过来:祥青啊,他照顾我的,他照顾过我的!我来送送他…… 虽然是雨雪天,但几乎全村人都来了。 上千人冒雪送行 双手裸露在雨中,捧着白底黑字“祥青我们忘不了你”横幅的任道善把身子挺得笔直。 他这个姿势已经站了两个多小时。 62岁的他在老年人的队伍里算“年轻”。说到徐祥青有没有照顾他,想了好一会,他才想到:五六年前的一个晚上,我老婆生了急病,我打电话给祥青,祥青立刻开车过来把我老婆送到象山人民医院。 这次,老任一家五口人全部上阵。 自己捧横幅,儿子去厨房做帮工,老婆儿媳都来送别,连2岁的孙女都带了过来,让她一起送送大徐村的好人哥。 其实村民们基本上都是全家出动送行徐祥青。比如村民林厚志,一把伞,伞下三个人。老林,老林的老婆和在杭州念大学的女儿。 从老宅到路口,数百米距离,大家肃穆站立,没有人发出声音,只有低低的啜泣声。 村主任周哉飞说,虽然是雨雪天气,但是几乎全村的人都过来送行了,分批次、陆陆续续,“邻近的村民也过来了,送行的人不下上千人。” 他走了食堂要延期了 老年食堂在益民路上。从祥青家出来,走两步,便看到“大徐村居家养老中心”几个大字。 屋子不大,平房,大约三百多个平方米。 门锁着。古色古香的窗棂上贴着的,是徐祥青生前特别为“老年食堂”设计的福字。 周哉飞说,那个地方,本来是祥青跟他说好,由他来设计。没想到他就这么走了。 透过窗户看食堂,十多张方桌、一个打饭的窗口,后面便是干净明亮的厨房。 周哉飞说,食堂里面每一个布置,都是祥青叮嘱他,按照祥青的意思来的。里面的人员安排、装修设计甚至老人们食用的大米、食用油等,全是祥青一手操办。因为不是所有的大米和食用油都适合老人吃。 这个看起来微胖,带着憨憨笑容的警官,心思很细腻。 在他原本的规划里,村里70岁以上的老年人,65岁以上行动不便的孤寡老人都可以去吃饭,食堂最多可以容纳80人同时进餐。 费用不高。食堂有献爱心的志愿者,老人们的伙食费被精打细算到每个月300元,一天三餐。 周哉飞说,大多数的老人都不愿意白吃,他们自己或家人每个人都会缴费。剩下最困难的几户老人,自己每个月一对一资助两位,徐祥青资助三位。 梦圆了,做梦的人却永远离开了。 现在,原定于今年正月十八开伙的老年食堂,恐怕不能如期了,因为徐祥青一走,村里需要对食堂补充布置。 儿子将延续父亲尊老爱幼的精神 徐祥青的父亲徐振伦也是一位热心人。 村民林厚志说,但凡村里有点什么事,徐振伦都会去帮忙。甚至家里的电灯坏了,一喊,老徐就跑过去修理了。 几十年来,村里几十个老人的头发,都是老徐理的。 如今,徐祥青的儿子徐嘉峰就读浙江大学。如果父亲没走的话,他的生活本打算,考研,读研,慢慢出来工作。 “现在我想出来工作,替妈妈分担一些生活。” 父亲的敬老活动也一直影响着他。去年,徐嘉峰上大三,暑假期间,他做家教赚了一千元。他随即把这笔钱送到了大徐村,交给了那里的寒门学子。 昨天的追悼会上,徐嘉峰的眼睛通红,但是很认真地承诺,他将力所能及去帮助老人和孩子,追随父亲的脚步。(都市快报) |
来源:杭州网 作者:孙波 胡黛虹 夏裕 编辑:王健 |
相关新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