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山村行医50余个春秋 七旬老人义诊3000余人 |
浙江在线3月12日讯 前些日子,阴雨绵绵,但新昌县梅渚镇的小山村里,仍可看见一位老人的身影:他背着药箱,走村串户,给村民义诊。这个身影,已在这些小山村里“流动”了50余个春秋。 今年75岁的梁相言是新昌县梅渚镇长安棚村人,10多岁开始,他就跟着当时行医的爷爷学习医术,认识各种中草药及其功效。30岁左右,梁相言进了村医疗卫生站。 梁相言擅长用中草药给人治病,除了完成卫生站的日常工作,他还有一份走村串户给人义诊的“兼职”。 梁相言记得,小时候,爷爷常对他说,山里人家看病不方便,特别是体弱多病的老人或行动不便的患者,只能待在家中,受病痛折磨。爷爷在临终前还不忘嘱咐他:“有些乡亲经济条件不太好,你如果有能力,一定要帮帮他们,就算没钱也要给他们看病。” 多年来,梁相言牢记爷爷的教诲,每当休息天或节假日,他就背上一个不大不小的箱子,里面装满自采的草药,开始在长安棚村及周边镇上、村子转悠,看看有没有生病的村民需要帮助。每次出诊,他从不收一分钱。 10多年前,新昌县梅渚镇下衣村10多岁的男孩小军(化名)患上了结核病,这是一种慢性传染病,小军不能像同龄人一样上学。因家里经济困难,父母没办法给他看病。小军经常发低热、全身乏力,一天到晚咳嗽不停。梁相言最初也是被小军的咳嗽声“吸引”过去的,听着孩子一阵阵咳嗽,他心里很难过,决心治好他的病。 接连两三个月,梁相言一有空就往小军家跑,给他调配各种中药,观察他的病情发展。小军每天喝药,中药用量非常大,梁相言每隔两三天就要跑到山上去采药。功夫不负有心人,一段时间后,小军的病终于有了起色。小军父母很感激他,好几次塞钱给他表谢意,都被梁相言拒绝了。 而今,病情痊愈的小军已考上大学,每次放假回家,他总会跑过来看望梁爷爷,这对“祖孙”已结下了深厚的“亲情”。 像小军这样得到梁相言帮助的村民还有不少。3年前,嵊州城区的老张患上了类风湿性关节炎,双腿关节变形,疼痛不已,行动困难,吃了很多药仍不见起色。梁相言是从一个病人口中得知老张病情的,询问了地址后,他一路打听到老张家。 起初,老张得知梁相言是来给他看病的,还分文不收,心存疑惑。但看着梁相言一次次带着配好的中药给他,像亲人一样嘘寒问暖,老张感动了,他的病也在梁相言的精心照顾下,逐渐好转。 而今,虽说老张的病情已无大碍,但每逢下雨天,梁相言还是会记得打电话给老张,或专程赶过来,看看他的病情有没有受天气影响发生变化。 50余年来,梁相言每次义诊都会详细记录病人的病情,细细一数,他免费义诊的病人已达3000余人。现在,梁相言虽然年事已高,行动也大不如前,但他丝毫没有“退休”的打算,除了照常在村医疗卫生站工作外,每逢休息天,只要身体许可,他依然背着草药箱,外出为村民义诊。他的家里则摆放着鸡血藤、黄芪等常用中草药,以备村民的不时之需。梁相言说:“只要我身体还行,大家用得上我的,我一定尽力。” 编后 他既不是华佗,也不是天使。他是大山的儿子,一个仁心厚德的乡村医生。他牢记祖训救死扶伤,用一技之长济贫扶困,在50多年时间里垒起了一座大爱的丰碑。 梁相言和他肩上的药箱,是大山里一道流动的风景,是文明版图上一个耀眼的坐标。 春夏秋冬,他放弃了无数个舒适的假期,用宽厚的肩膀扛起了大山般的责任,用美丽的心灵守护着生命的航道。 山路崎岖,可他乐此不疲地走了半个世纪,为缺医少药的乡亲们送去了健康,送去了温暖,送去了希望。 因为他的执著,他的奉献,行将搁浅的生命之舟重新扬帆起航;因为他的帮助,他的慷慨,陷入困境的山里人家涌入了漫山遍野的明媚色彩…… 他是当之无愧的“最美乡村医生”。 |
来源:绍兴网 作者:记者 俞佳铖 通讯员 张美均 编辑:王健 |
相关新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