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高1.5米却是真勇士 脚卡石缝中仍然救出落水者
浙江在线06月25日讯 在兰溪横溪镇新胜村,有一位苗族乡民,皮肤黝黑,身高仅1.5米。可就是这样瘦小的身板,忍着剧痛苦救起了一个孩子。
他就是从贵州来金华务工、今年42岁的苗族乡民陶仲国。
日前,陶仲国被授予“金华市见义勇为勇士”荣誉称号,被金华市人民政府记个人二等功,并获得奖励6万元。
跳水救起孩子
右脚却被玻璃割伤
在兰溪市横溪镇新胜村王北山自然村外,有一条弯弯的梅溪,流水淙淙,一直汇入40公里外的兰江。平时,附近村里的孩子放学后,都喜欢到溪滩里玩耍。
2012年11月7日,天气有些阴冷,下午3点多钟,横溪中心小学四年级1班学生施某和三位同学结伴到溪滩边玩耍。
四人想要穿过拦水坝到对面的石滩上玩水,滩里的拦水坝上有两个一米多宽的坎,下面是湍急的水流。其他三位同学都顺利跳过了坎。
但是施某在跨越的时候太大意,脚下一踩空,掉入了水中。紧接着便被急流冲到了下面的水潭中,溪水迅速没过了他的胸口。三个小伙伴傻了眼,慌乱中只有拼命呼救。
此时,在兰溪某工贸公司务工的陶仲国下班后,正提着一只鸟笼在附近散步,他隐约地听见百米外有孩子的呼喊声。
他停下脚步,仔细一看,原来是三个小孩在向他招手呼喊。陶仲国下意识地环顾了一圈,发现空旷的田野并无他人,就回过头来应了一声,“你们是在叫我吧”,一边快步走向孩子们。
那三个孩子情急之中哭了起来,“有一个伙伴落水了,快救救他吧”!一听说有孩子掉进水里,陶仲国马上放下鸟笼,三步并作两步,跑了过去。
到了溪边,他猛然看见有一个男孩正在堰坝下的水潭中挣扎。陶仲国二话不说脱下外套,随手扔在一边,连裤子里的手机都来不及掏出,便纵身一跃扎进水中。他看准了男孩挣扎的位置,奋力朝他游去。很快,他游到了孩子身边。此时,孩子已经精疲力竭,陶仲国用自己的双手合肩托起孩子,一步一步朝浅滩的方向移动。
由于水流湍急,阻力过大,陶仲国在托着孩子向前游的时候十分吃力,一方面他尽量往水力稍微小的位置走,另一方面担心孩子吃不消,要尽快上岸。
但是,一个令人意想不到的悲剧发生了。在快要到达岸边时,他托举孩子时的反作用力,让他沉入了水潭中。他的右脚深深地嵌进了谭底的石缝里,被里面的玻璃刺中,在水中不能动弹。陶仲国强忍着剧痛,鼓足劲儿用肩膀继续将孩子顶向岸边。然而,由于水面离岸边的距离过高,紧靠他一人之力根本不能把孩子顺利送上岸。
站在岸边的三个孩子一直大声呼喊路人搭救,他们喊来了村民金大爷和金植聚。他们拿来了长梯和绳子,将孩子救上岸。
之后,获救的施某被闻讯赶来的四位金华市高级技工学校的学生送回了家。最后顺着梯子爬上岸的陶仲国体力严重透支,在其中一名学生的搀扶下,被送到镇上的卫生院。在此过程中,陶仲国还挂念着获救的孩子的情况。
右脚掌两根肌腱断了
现在右腿一到雨天就疼
陶仲国勇救落水儿童,村民都把他当做学习的榜样。
但几天后,陶仲国伤口进一步恶化,脚面严重浮肿,情况越来越糟糕,甚至稍微触碰一下脚趾都会疼痛不止。
2012年11月21日,陶仲国被转往浦江一骨科医院治疗。通过检查,医生发现,陶仲国的右脚掌有两根肌腱被割断。又因为耽误了过长的时间,已经错过了最佳治疗的机会。经过和医生商议,决定拉来另一根还没有回弹的肌腱,分成两根连到两个脚趾。
陶仲国的妻子得知丈夫的病情后,带着10岁的女儿从横溪来到医院,“我要和孩子陪着他,一起共度难关”,陶仲国的妻子说。看着妻女跟着自己受苦受累,陶仲国的心中很不是滋味。
过了一个礼拜,陶仲国就让妻子带着女儿先回横溪。其实,陶仲国的脚掌还在艰难的恢复当中,平日行动依然不便。之前要解手下不了床,他就用手扶着可以支撑的物体慢慢地移动,缓缓地来洗手间;实在没法下楼买食物,他便托了老乡带给他。
获救的男孩施某和父亲对陶仲国很感激,时不时会来医院看望,公司的老板和工友们也在经济上、生活上给予他帮助。
徒弟索性请了假来医院,与陶仲国的妻子一同照顾。陶仲国的女儿所在的学校也纷纷向他们献爱心。
“我也是有孩子的人,要是没有救上来,孩子的家长该有多难过啊。”一直到现在,陶仲国的右腿一遇下雨天就钻心疼痛,但面对记者,陶仲国坚信自己一定会好起来,他说自己要对妻儿负责,不能被困难打倒。
财务多发了工资
他主动退给了老板
陶仲国是七年前来金华务工的,目前在兰溪双叶工贸公司上班。在来金华之前,他曾为生计辗转于湖南、温州等地做散工。
“金华不仅地方美,人也美!”这是他来金华多年的感受。
勤劳务实、诚实肯干是老板对他的评价。
今年3月发工资的时候,陶仲国所在的公司财务处多结算了970.5元的工资给他。“总觉得没这么多,应该是多给了,”拿到钱后,陶仲国反复计算了几遍,确实是老板多发了,于是主动将多得的工资退回给老板。
在公司,陶仲国与人为善,从不与人起争执,遇到事情总是和对方坐下来好好说,和平解决问题。平时和工友住在集体宿舍,大家也都是相互照应。
遇到工友不在,工友家属搬不动重物的情况,陶仲国便主动上前帮忙;他和妻子经常在接孩子放学的时候,帮其他工友把孩子一同接回来。
公司里进来了新人,他从不会摆师傅的架子,总是手把手的在技术上给新人指导。
“我们都是在艰苦中度日的人,人心的美最重要。人都是相互的,让对方感受到你的好,别人自然也会对你好。”这是陶仲国常常挂在嘴边的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