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在线首页 > 心动网事 > 新青年 正文

跑8000公里捐4.5万元 她完成了外公遗愿

2014-08-16 10:40:47 来源:浙江在线-钱江晚报 作者:鲍亚飞 编辑:王健

  浙江在线08月16日讯 (钱江晚报 记者 鲍亚飞)一位88岁的杭州老人离世时说了遗憾:他没能把自己剩余下来的钱捐助给贫困的学生。

  老人的遗憾最后变成遗愿:把节俭生活省下来的4.5万元捐给最需要的莘莘学子。

  于是,就有了今天这个感人故事:老人的外孙女在杭州和甘肃定西之间来来回回跑了8000多公里,最终把这笔带着老人体温和遗憾的善款捐给了甘肃定西的24个孩子——这些孩子,学习都十分刻苦,家里都非常穷苦。

  88岁老人离世留下4.5万

  也留下一个遗愿

  去年11月的一天,一位家住杭州金色年华老人公寓的88岁老人离世。去世前,他告诉家人,还有一个愿望未了。

  这位老人姓罗,是杭州漂染厂(现在的喜得宝公司)退休干部,他这辈子明理慈爱、生活节俭。

  “临终前几天,老人就念叨着这个遗憾。”罗老先生的一位亲属对钱江晚报记者说,大家都觉得奇怪,追问缘由后才知道真相。原来罗老先生还有一笔钱,这笔钱部分来自退休工资,部分来自子女孝敬,共4.5万元,老人一直想把这笔钱用于真正需要资助的贫困学子。“他的要求就是‘确实需要’、‘当面交予’,所以在短时间内很难完成。”

  没几天,罗老先生就走了,他的遗憾变成了遗愿。

  “外公有这么一笔钱,我们谁都不知道,更不知道他对这笔钱有这样的打算。”罗老先生的外孙女施小姐说,外公就是一个很普通的工薪退休族,一生没有做过什么特别高大上的事情,平时生活十分节俭,用水用电都不会浪费一分。“一下子要捐4.5万,并且指定要给读书的苦孩子,我才明白了外公退休后为什么日子过得那么节俭。”

  什么样的捐赠目标

  符合这个“党员之家”捐助的要求

  罗老先生1956年入党,是个老党员,在他的教育鼓励下,一家人几乎都变成了党员。“一个大家庭十来口人,绝大部分都是党员。”施小姐说,有时候,一家子聚会时会开玩笑说,这就是小小党支部,而外公就是书记。

  “老书记”的离世一度让这个家庭陷入极度的悲痛中。悲伤归悲伤,大家一直没有忘记老人临终时眼神里表现出来的遗憾。“大概到今年五六月份吧,大家开始商量如何帮外公完成遗愿。”他们决定把老人的愿望变为现实,并最终确定把老人留下来的4.5万全部捐给10~20个贫困生。

  几个人开始分头行动,联系希望工程、寻找浙江西部山区的贫困生……大家甚至把联系的脉络延展到了更远的中国西部省份。

  “钱虽然不多,但我们希望能交给最需要的孩子用来读书。”施小姐说,几经比较,并通过朋友的帮助,他们最后把捐助的地点定在甘肃定西市。

  来回8000多公里

  西湖姐姐把善款交到贫困孩子手里

  外公的遗愿一定要帮他圆满地达成。施小姐要确定每一个受捐助者的身份。

  “今年7月,我特地去了趟定西,也见了那些孩子,还走访了部分孩子的家庭。那种贫困的景象让我终生难忘。”施小姐说,她见到一个叫何亚怀的孩子,当地石峡湾人,家里的收入主要依靠卖土豆、玉米,年收入大概2万元——但这些钱要养活一家7口人,包括两个在读重点大学的姐姐。“那真是叫揭不开锅,孩子甚至经常吃不饱。”

  康九龙,是定西一中的毕业生,今年考上了兰州大学。但施小姐到小康家里却没有见到本人。一问,才知道孩子去兰州打工了。“我问去干什么,康爸爸回答说是做装卸工。”施小姐没有再说话,她能想到一个19岁孩子搬运重物的艰难。

  7月份的这趟定西行让施小姐下定决心——她要把外公的捐助放在这里。8月13日,在征得家人的同意后,由大舅舅带队,他们第二次去了定西市,并在昨天上午十点按此前确定的名单捐赠了4.5万元善款。

  “那些孩子要么很腼腆,就知道说‘谢谢’;要么不分大小一律上来喊我姐姐,还说我是杭州来的‘西湖姐姐’。”施小姐在接受钱江晚报采访时依然情绪激动,她说自己被那些贫困但淳朴、坚强的孩子感动了。“能帮助到他们,我觉得自己很幸福,我想在天堂里的外公也会觉得开心的。”她在电话里对钱江晚报记者说,现在善款已经全部捐出,一部分孩子得到了帮助,离世的外公也不会再有遗憾。

  杭州——定西,百度地图上的距离是1866公里,两趟往返,如果再加上下乡家访,施小姐跑了8000公里。每一公里都是爱心,是她把杭州的心带到了甘肃定西,并把爱心变成了明天的希望。

Copyright © 1999-2022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 浙江在线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