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心动网事 > 新青年 正文

70后学霸父母带着女儿一年环球游学16国

2015-03-25 09:52:09  来源: 浙江在线-钱江晚报  作者: 张冰清  编辑: 陈晨

  玫玫在珠峰留影

   浙江在线03月25日讯 (钱江晚报 见习记者 张冰清) 辞职,带着女儿环球游学一年,足迹踏遍亚非欧三大洲16个国家。这么酷的事儿,温州的苏瑶(化名)和丈夫做到了。

  昨天,微信圈里热传这对学霸父母的育儿经,原因是苏瑶近日到女儿所在的学校做了一场“行走的力量”的经验分享,记者联系上苏瑶时,她说事情是一年前发生的。

  2013年8月,热衷于文化交流的苏瑶夫妇,带着7岁的女儿玫玫出国度假。一开始,他们只想去英国和爱尔兰。到达英国后,苏瑶发现凭借英国签证很容易能申请到土耳其签证,于是一家子毅然前往千年古城伊斯坦布尔。

  此后一发不可收拾,他们“顺道”参观了黎巴嫩、约旦;跨越红海,踏上神奇的非洲大陆;折回亚洲,在尼泊尔攀登珠穆朗玛峰……

  并没有具体的行程计划,“走一步算一步”。这一走,就走了将近一年的时间。2014年7月,一家人回到了温州。

  苏瑶和丈夫是两个70后的学霸,分别拥有计算机博士和硕士学位。作为一个“精神上不受约束的自由主义者”,苏瑶对旅行有着独到的见解。在她看来,旅行就跟日常生活一样自然。而这一次,他们只是“在地球村上走了几步”,并没有什么大不了。

  为什么休学一年去旅行

  父母认为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

  启程时,玫玫读一年级;回来后,她已经是三年级的学生了。苏瑶说,虽然落下了二年级的课程,但女儿的成绩并没有受太大影响。

  在路上,玫玫并没有完全放下学业。苏瑶为女儿准备了一套全英文的教材《在家上学》。她和女儿约定好,一周要学习多少内容,完成多少作业。玫玫很自觉,每次都能严格执行,从来不需要苏瑶督促。

  身在国外,英语是日常语言。玫玫喜欢折纸,每到一个新地方,她要自己用英语和大人打交道,去找纸张和剪刀。一年下来英语长进不少。苏瑶说,女儿的逻辑思维能力挺强,加上自己启发式的教学,数学也不在话下。

  外出旅行1年,唯一受影响的是语文。“她回来之后,恶补了一下语文,把两本语文书里的生词什么的背了一下。”

  由于生词需要反复练习,所以无法短时间提高,听写成了玫玫的短板。但写作难不倒她。“我自己爱好文学,路上会给她念诗歌,她就挑喜欢的来背。”这在无形中提高了她的写作能力。

  而且在旅途中,苏瑶经常带玫玫去参观各地的学校,和那里的师生交流,顺便蹭几节课。其中包括英国东萨佛郡的夏山学校,它被称为“最富人性化的快乐学校”。

  其实,在孩子幼儿园或小学低年级段的时候,请假带他们出去玩的家长并不少。但一旦进入高年级段或初高中,家长就会担心长时间出游会不会耽误学业。

  苏瑶和丈夫并不觉得学业和旅行是矛盾的。相反,她认为孩子越大,越适合边走边学。理由是,孩子长大后,意志力和自觉性都更强,会更主动地去学习。

  路上的人和事

  才是更珍贵的教材

  苏瑶说,旅途中1/4的时间,他们都在当沙发客。每去一个国家之前,夫妇俩会通过沙发客网站找到愿意接待他们的家庭。

  沙发客的经历,让玫玫体会到了分离的滋味。在黎巴嫩,提供住宿的主人每天和他们生活在一起,一起做饭,一起玩闹;在约旦,他们不知道去哪里打疫苗,主人家就陪着他们找了整整两天。

  “除了亲人,她第一次和其他人那么亲近。”苏瑶说,玫玫离开背包客家庭的时候都很舍不得,哭了好几次。

  从尼泊尔男孩阿俊身上,玫玫学会了珍惜。他们是在登珠峰大本营途中遇上阿俊的,这是一个瘦小男孩,肩上背着30公斤重的大米。

  阿俊告诉他们,父母让他到山上一间小店打工补贴家用,他的月薪折合人民币为133元。在阿俊打工的那家店里,玫玫亲眼目睹他谦卑地把勺子送到老板儿子的手上。

  阿俊和玫玫很谈得来。苏瑶说,没有这样的亲身经历,玫玫恐怕无法想象这个世界上还有很多人像阿俊那样,过着如此贫困的生活。

  在征得阿俊父母同意后,苏瑶一家决定长期资助他上学。

  这正是苏瑶所期待的,玫玫通过这场旅行培养出了毅力、眼界和信心。一家三口的感情也因为这一年的亲密相处变得更加深厚。

Copyright © 1999-2022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 浙江在线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