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丽杭州——美丽中国的实践样本
二
春花谢了又开,燕子去了又回。东方欲晓,莫道君行早。“美丽杭州”建设风雨兼程、接力向前。
“美丽杭州”注重法制保障。2013年12月,市委十一届六次全会出台“杭改十条”,其中第八条专门讲述“围绕推进美丽杭州建设,健全生态文明建设体制机制”;一年后出台的“杭法十条”,又注入了完善地方环境法制体系和建立“四治”长效机制的重要内涵。
“美丽杭州”注重科学规划。按照“山水林田湖是一个生命共同体”的理念,突出市域规划统筹,强化区域规划衔接,强调“三区四线”底线思维,促进生产空间集约高效、生活空间宜居适度、生态空间山清水秀,为更高起点上推进美丽杭州建设、率先走出一条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之路提供规划保障。
“美丽杭州”注重制度创新。2013年下半年,杭州市委将淳安定为“美丽杭州”实验区,取消了对淳安县的GDP等多项经济指标考核,保护绿水青山成为第一政绩。淳安因水而名,因水而秀,绿水青山是淳安发展的核心竞争力。淳安喊出了“秀水富民”的口号,走出了一条“秀水”与“富民”共赢、具有鲜明淳安特色的新路。
“美丽杭州”注重组合拳。以“一号工程”为着力点,着眼于实现高起点上的新发展目标,突出产业智慧化、智慧产业化两个重点,坚持网络建设、产业发展、应用服务和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居民家庭两个“三位一体”,推进“两化融合”、“四化同步”,进一步打好经济转型升级组合拳,努力实现经济社会发展与环境保护“双赢”。
“美丽杭州”注重突破口。以打好“四治”攻坚战为突破口,进一步改善城乡生态环境。杭州市各级各部门咬定“四治”目标不放松,始终保持定力、敢于担当、蹄疾步稳,善用系统思维、底线思维,讲究科学的认识论和方法论,把责任扛在肩上,把任务抓在手上,把举措落到实处,一项一项地加以推进,务求实效,取信于民。
“美丽杭州”注重社会治理。主动顺应从“管理”向“治理”转变这一导向,把着眼点放在促进社会参与上,把着力点放在激发社会活力上,把落脚点放在增进人民福祉上,变“要我做”为“我要做”,推动全市上下、各个层面、各界群众广泛参与“美丽杭州”建设。
“美丽杭州”建设,是一个宏大乐章。杭州抓住每个乐章的主旋律:在“保”字上做文章,划定并坚守生态红线;在“减”字上做文章,减少环境污染,淘汰落后产能;在“治”字上做文章,突出抓好治水、治气、治废等;在“建”字上做文章,增加环境保护能力;在“管”字上做文章,加强环境执法和管理;在“用”字上做文章,实施综合循环利用;在“倡”字上做文章,倡导绿色生产生活方式;在“考”字上做文章,强化责任考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