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心动网事 > 最新要闻 正文

温州“电视问政”举行 拥堵如何破追问9家单位负责人

2015-05-20 08:15:14  来源: 温州商报  作者: 记者 夏晓腊  编辑: 王健

   浙江在线05月20日讯 昨晚8:05,2015年第二场电视问政准时开启,主题是“让城市更畅通”。市住建委、市交通局、市交警支队、市城投集团、市交运集团、鹿城区、龙湾区、瓯海区、温州经开区等9家单位的负责人接受问政。

  市领导胡剑谨、潘孝政、王祖焕、章方璋等出席活动。

  我市自2012年起在全省率先开展交通畅通专项行动,在此期间做了大量的工作。2014年,市区交通拥堵警情数同比下降12.69%,城市道路建成数量、断头路打通数量居全省第一。但由于路网密度不够,交通设施建设跟不上机动车增长速度,交通管理智能化水平不高和交通参与者素质影响交通效能的发挥等原因,城市交通拥堵问题仍十分突出。

  在近两个小时的直播时间里,现场抛出了“迟迟无法通车的宁波路二期”、“瓶颈路段肠梗阻,城市交通伤不起”、“公交运营状况调查”、“立体停车库为何遭搁浅”、“停车位划线和收费到底谁说了算”、“公共自行车,想说爱你不容易”、“小区行车咋这么难”等7个交通治堵话题,让监督员发声,让部门表态。

  本场问政依旧犀利,比如在说到如何解决望江路口的拥堵状况时,问政观察员就抛出“政府解决拥堵不能依赖钱,要依赖大脑”的犀利观点。再比如,在说到站前东小区立体停车库迟迟不落地的原因时,问政嘉宾立马提出“这样民生工程不是儿戏,在启动项目之前有没有做过全面、更加可行的调查?”的疑问。

  据了解,问政中每一个案例的解决情况都将由温州市考绩办、市治堵办牵头进行督查落实,并由各大媒体进行跟踪报道。此外,本场问政还专门开辟了满意度测评平台,除了现场观众,场外的观众、网友都可以参与投票,为接受问政的9家单位进行综合满意度投票。

  副市长王祖焕在最后总结中表示,交通拥堵是城市成长的烦恼,是一个普遍的难题。但它也是必须解决的难题。通过电视问政,综合社会各界的建议意见,下一步市委市政府将继续围绕群众关心关注的热点问题深入谋划,加快完善,继续着力解决群众出行难、停车难的问题。同时,也垦请全民参与到治堵中来,市民是交通治堵的参与者,也是成果的受益者。

  电视问政活动由市委、市政府主办,市委宣传部、市考绩办和温州广播电视传媒集团联合承办。

  -案例

  问政现场播放本报原创微信《五年后,温州会变成这样……》

  五年后,温州交通真的会是这样吗?

  商报讯(记者夏灵犀)近日,本报微信公众号原创的《五年后,温州会变成这样……》在网上热传,展现了2020年干净、畅通、休闲的温州。昨晚,这条微信也在电视问政现场的大屏幕上进行了播放,五年后温州交通蓝图能否实现?正是市民最关心的问题。现场,主持人也把它们抛给了市交通运输局局长董庆华和市治堵办、市住建委主任周守权。

  根据规划,2020年温州将建成3条市域铁路,首条S1线预计2017年开通运行,S2线、S3线前期研究工作将在2017年前完成。到时,鹿城、龙湾、瓯海三区内部可实现公交30分钟可达,三区之间实现公交1小时可达。到那时,“在龙湾的我乘上市域铁路去接在瓯海的你,然后咱们一起去鹿城逛逛”将成为现实。

  今年年底,预计快速公交1号线能投入使用。我市还规划了11条快速公交路线,线路总长200公里。全部建成后,将实现鹿城主城区全覆盖和龙湾中心区、瓯海中心区深度服务,大约覆盖76%的规划人口。五年后,坐公交成为时尚生活的一部分。

  2020年之前,我市的慢行休闲系统规划要形成“一横两纵”的慢行休闲廊道结构。“一横”为滨江慢行廊道,“两纵”为古城—塘河慢行廊道和会展商务区—行政中心慢行廊道,情侣、家人可以牵手漫步城市走廊。

  微信内容中呈现的美好场景吸引了现场观众的目光,而凸显的问题无疑也成为昨晚问政的重点话题。“微信里所说的美好前景能实现吗?”“蓝图很美好,难度还是相当大的。”问及是否有信心,董庆华毫不犹豫地回答:“有,需要大家共同努力!”

  对于五年后温州交通状况,治堵办主任周守权则给予“前景美好”的预期。“温州对外交通会更加发达,我们城市机场和港口国际化水平会进一步提高,铁路建设也会更加上一个台阶。尤其是杭温城际铁路客运专线建成后,温州可以融入浙江一小时交通圈。”周守权从内外交通的发展进行分析,“城市内部交通更加顺畅。我们有六纵五横的道路建成,主次干道成网成环,交通管理也会更加完善,所以交通出行更加完善,公交的发展也会更加令人满意。”

  停车位施划和收费谁说了算?

  小区前的人行道新划了停车位并且要开始咪表收费了,但是不远处的人行道和非机动车道上停车却不用收费。昨晚播出的电视问政讲到了这样一个案例,有市民询问为什么会出现收费不一的情况。

  近日,新城大道豪都花园北侧人行道用白线划出了一些咪表停车位。而这些咪表停车位旁边的非机动车道停车位,以及距离豪都花园十几米远的市疾控中心前的人行道停车位均免费。

  无独有偶,温州新城站对面中天大厦前面的人行道,此前车停在这里属于违规要被罚款,而一个月前这里被划成了咪表停车位。

  “以前不收费停在这里是非法的,现在收费了就变成合法的。那收过去的停车费又上交到哪里呢?”豪都花园住户陈先生对这样的情况充满了疑问。“车停在这里的都是上班族,一天收多少钱,如果是我们力所能及的,大家都会配合,但咪表收费我们真的没办法接受。”另外一位接受采访的市民表示。

  据了解,车行道与人行道上的停车位施划分属不同部门管理。车行道上的停车泊位归交警部门执法,人行道归城管与执法局执法。根据道路情况,在不影响车辆通行的情况下,交警部门适量增加车位。而人行道上的停车位,经有关单位报批城管与执法局,经核实应划尽划。

  如今,咪表公司已从市级转归鹿城区管理。“咪表收费是管理措施,不是目的。具体收费标准是由物价部门核定的。”鹿城区副区长林世南表示,人行道停车位收费是学习国外的先进经验。“路面如果可以随便免费停,停车库就没有人建设。”

  而对于市民关心的问题,看起来同样的地方为什么有些收费有些不收费,标准怎么定?“道路管理是交警部门,这个是需要协调的。如果交警划起来,我们随便收费,好像也不妥,这个事情还是要系统研究。”林世南表示。

  上海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总工助理、高级工程师刘艺认为,目前停车资源严重不足的情况下,停车收费是趋势。“停车收费还是要统筹规划。收来的费用可以拿来补偿管理成本,还可以作为公交的补贴,引导更多的市民乘坐公共交通。”

  站前东小区立体停车库为何搁浅?

  一边是公众急需建设立体停车库,增加停车位,一边是遭到部分群众的极力反对。在温州,很多的民生工程都遇到了类似问题。其中,站前东小区立体停车库迟迟未建就是个典型案例。

  按照市里的规划,温州站前东小区计划建一个5层的机械式立体车库,停车位达600多个。早在1994年,东瓯大楼1幢东首的地块作为整个小区的配套设施,变更为停车功能。2000年,该项目再次被确认。2010年12月30日,车库终于宣布动工开建。但谁也没想到,开工仪式之后,车库建设竟遭遇无限期搁浅。

  搁浅的主要原因,一方面,由于考虑采光、噪声等因素的影响,附近大多数居民一直持反对意见;另一方面,2012年城投集团接手后,发现整个立体停车库项目所有手续都还没有审批。

  欣喜的是目前手续已全部审批完毕,但老百姓的顾虑仍未消除。如何消除老百姓的顾虑呢?面对主持人的提问,城投集团董事长李道骥说:“建了立体停车库以后,噪声、汽车尾气、交通路口拥堵等问题,设计方案的时候已经充分考虑,并且在住户提出来以后,也组织相关单位对方案进行修改,相关规范是符合国家要求的。而且我们还要从土地、规划、场所方面解释,所有审批手续是合法的,请大家要关心理解支持。”

  “公共建设项目跟局部老百姓利益不一致时,我们怎么解决?这是我们面临的另一个问题。作为政府来讲,群众的利益要照顾好,但是公众的利益也应该照顾好。我个人认为,个人利益和公共利益冲突的时候,应该要迁就公共利益。”李道骥说。

  温州设计集团董事长、教授级高级工程师金国平认为这种现象在温州非常典型。他在点评时说,一个民生项目,公众利益与局部利益产生矛盾的时候,我们如何处置考验政府智慧。他认为,目前政府有效沟通机制还做得非常不完善,明明是为了老百姓的利益,但是他们为什么不接受,值得我们深思。

Copyright © 1999-2022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 浙江在线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