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山匠人传承酒坛堆塑手艺 沥粉描金藏佳酿
在酒坛堆塑工作室里,工匠谭开珍正在为酒坛上色。 梁国瑞 摄
醇厚浓郁的浙产黄酒向来是公认的佳酿,其中又以花雕为最。如今,在盛产黄酒的绍兴、萧山等地,收藏一款传统技艺手工制作的花雕酒坛,成了一种新时尚。
杭州萧山区瓜沥镇戴剑瑀的酒坛堆塑工作室里,一款胸径20厘米、通高30厘米的红底贴金酒坛,今年卖出了1.5万元的高价。盘踞在坛体正中的龙形堆塑,流金溢彩,栩栩如生。
“光是这条龙,就用了上百张金箔;坛体的漆,用的是喷塑工艺,像汽车上色一样喷上去,是不是很细腻?”这款酒坛名为“金龙呈祥”,其创作者正是工作室的主人、酒坛堆塑非遗传承人戴剑瑀。
雕花伴嫁女儿酒
戴剑瑀的工作室里,整齐摆放着上百个堆塑酒坛,描粉鎏金,五彩缤纷。酒坛子大小不同、造型各异,但其上沥粉彩绘或油泥堆塑的人物、花卉、鸟兽、虫鱼,却个个神采飞扬。
不过是个装酒的器皿,如何成了匠人们煞费苦心、精工细作的对象?
晋代上虞人嵇含在其《南方草木状》中记载,“南人有女数岁,即大酿酒……女将嫁,乃发陂取酒以供宾客,谓之女酒,其味绝美。”这种习俗一直延续千年。
但在酒坛上堆塑描金,具体从何时开始,则很少有人能说清楚。至晚到清代,民间已有这种工艺出现。清代梁章矩的《浪迹续谈》记载:绍兴酒“最佳者名女儿酒,相传富家养女,初弥月,即开酿数坛,直到此女出门,即以此酒陪嫁,则至近亦十许年,其坛常以彩缋,名曰花雕”。
在清中期以前,民间一直称花雕为“画花酒坛”,就是民间艺人们在酒坛外面绘制五彩缤纷的色彩和图案,以衬托喜庆吉祥之意,它的功能主要是作为绍兴民间婚俗中的陪嫁礼品。晚清时期,花雕由单一的民间婚嫁礼品逐渐扩大应用到祭祀、祝寿、建房、开业等,作为人们迎来送往、参与各种活动的高档礼品。
20世纪前期,手工平画绘制图案的花雕曾风靡一时。但也有一些民间艺人,将民间漆艺、堆塑等技法应用于绍兴花雕,即以自行配置的油泥作为堆塑的原料,在酒坛上进行手工堆塑雕刻,然后进行配色漆艺描绘,形成立体的高浮雕艺术风格。
近代萧山人、著名画家任伯年,曾一度醉心于酒坛堆塑。“他是祖师爷,传到我这里是第五代,现在的工艺技法、堆塑造型都是从他那里传承下来的。”戴剑瑀说。
巧手匠心绘精品
“从一个普通的酒坛子,到花雕酒坛,需要经过打磨、上色、沥粉、堆塑、精雕、彩绘等6道工序。”戴剑瑀说,花雕工艺师,在选定器型合适的酒坛子后,先用砂纸将其外表打磨光滑,然后上一层底色,再根据各自特点创作图案。
接下来的沥粉,是花雕制作至关重要的一步。所谓沥粉,俗称挤粉,一般使用一种头小身大、形似喇叭的自制铜管,在其后头接上一个装有胶汁粉浆的薄膜小袋。花雕师傅会根据画稿设计的图形,挤出粉浆,勾勒出立体线条。
堆塑用的是自制的油泥。“生桐油熬制以后,加入莞土粉搅拌捣揉,制成油泥,这种泥不但韧性和可塑性都很好,而且干了之后硬度高、不掉色。”戴剑瑀说,对于花雕师傅而言,制作独特的油泥,向来是一门秘不外传的技术。
按照设计,堆塑出人物、鸟兽的立体图案以后,还需要精雕和彩绘,将堆塑时无法掌控的细节小心勾勒、修正,再用生漆细细描摹、上色。
“做这行,不但要有绘画功底,还得耐得住寂寞。”戴剑瑀的父亲戴春荣说。
今年44岁的谭开珍是湖南怀化人,从小喜欢画画。20岁开始,她就跟着戴春荣学做酒坛堆塑,现在每天能做五六个小的酒坛。
为了让学生们打好基本功,戴春荣曾不止一次请中国美院的老师来讲课,“有些人觉得太难,打了退堂鼓。和我同年进来的有十多人,现在只剩4人。”
沥粉描金出新酿
上世纪80年代至90年代,是酒坛堆塑最辉煌的时候。花雕酒坛曾一度远销东南亚国家,并被列为我国政府赠送外宾的国礼,戴剑瑀说:“那时一坛堆塑的花雕酒,可以换一台18吋的彩电呢!”
后来,随着玻璃酒瓶的流行,以及民间传统习俗的没落,酒坛堆塑这门手艺,也日渐式微。
“这门老手艺,要继续传承、发扬,就必须适应新时代。”摩挲着手中的花雕酒坛,今年40岁的戴剑瑀觉得肩上担子不轻。
首先要改变的是堆塑的题材内容。“以前题材基本固定,就这么几种,像西厢记、老寿星等。”在分析了市场需求后,戴剑瑀把花鸟虫鱼、古典诗词,甚至龙凤图案,都运用到酒坛堆塑中,“现在反而是这些题材更受欢迎。”在酒坛子的造型上,戴剑瑀也动了不少脑筋。如今,书简型、官帽型、花瓶型的新式样纷纷面世,每年能卖出1000多坛,销量远远超过传统的大坛子。
酒坛堆塑本身具有收藏价值,何不专做收藏品、工艺品?如今,戴剑瑀已经试着做了不少拳头大小的酒坛工艺品,“目标就是瞄准年轻人,他们买去收藏、送人。只有重新进入大众视野,这门手艺才能继续存续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