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昌写意木雕匠人——把故事刻进年轮里
俞柏青正在创作。
新昌县人民西路上,有座青绿色门楣的两层艺术馆。馆中陈列着的“农家水车”、“僻静山村”、“丝绸之路”木雕,透着淡淡的木香,让人在燥热的夏日里,顿生幽静之感。这便是俞柏青的木雕艺术馆。
刚在绍兴参加完《绍兴工艺美术》一书首发式的俞柏青,随性自在地在小竹椅上坐定,吃上一块西瓜,讲起了他首创的“写意木雕”。
“写意,本来是国画中的一种画法,随性潇洒,不求精工细刻,而重在意的表现。”今年51岁的俞柏青出生于新昌县大明市镇芦士村,那是一个三面环山一面临水的村落。山崖上的村居、村路上的土狗、赶集的老乡……乡间的美丽画卷让他自小爱上画画,八岁起就对着连环画临摹,还常在新昌的好山好水间写生作画。
上世纪80年代,20岁出头的俞柏青在广播里听到新昌根雕艺人赵梅初在北京参加根雕展览的消息,这位当年的“文艺青年”十分激动。他四处打听,了解到赵梅初老家在镜岭镇的一个小山村,便独自前去拜访。“可惜那天没有碰到他,但是我看了他的一些作品,开始摸索着自学。”
2009年,俞柏青无意中看到一幅关于西藏古格王国遗址的照片。“照片里,风化剥蚀形成的独特地貌,还有当年的城堡、碉楼,一层层宫殿,那种气势和沧桑感,太壮观了。”心中有着无数的情绪要抒发,俞柏青不由得再次拿起刻刀,创作了他的第一个“写意木雕”作品——《探寻神秘的古格王国》。
作品中,俞柏青不再追求细节上的逼真,而是注重意境上的融合,古城独特的地貌与粗糙的木质肌理浑然一体,大胆借用国画中的留白手法,更给人以无限苍茫的历史感。“现在回忆起来依旧还是挺激动的。”俞柏青说,朋友们看到这个作品,都说这个方向好。
寻觅到新方向,俞柏青十分兴奋,他开始四处寻找有“眼缘”的木料。有一次,俞柏青去朋友老家串门,门前有人正在劈柴,一个劈柴墩子吸引了他的目光。“那个柴墩上,常年劈砍留下的一道道痕迹特别有沧桑感,经过十几年风吹雨淋,肌理感更美,我就跟老乡商量,用20块钱买了下来。”
如今,这件用柴墩子做成的作品,被珍藏在俞柏青的艺术馆里。柴墩上劈砍过的痕迹,被不加雕饰的大片留白表现为山岩峭壁,山顶上刻有一间间疏密有致的民居,一个牧羊孩子赶着羊群,正沿着山崖上的羊肠小道回家,乡土生活的经历感悟与朽木的天然纹理,和刀砍斧劈的生活印迹巧妙结合了起来。俞柏青说,这幅叫《牧羊孩子》的作品雕琢完成后,市场价达3万元。
“农村里像柴墩这样的木料、树根随处可见,如果有发现的眼光,就可以变废为宝。”平常木料,在俞柏青眼里可以是幻美山水,可以是奇趣故事,即便是朽木,一经他的手,也能瞬时身价百倍。
写意木雕最与众不同的地方在于,练就好功底不在于磨出了多少老茧,擦破了多少次皮,而是创意和灵感。在工作室里,俞柏青最常做的事是选定一块木料,放在前头,坐在与木料一定距离的案前,凝神寻找灵感。“有时候看一天还是没有头绪,那就第二天接着看,接着想。”
就是在与木头的对视中,俞柏青忆起心底最美的童年时光:月光下,辛苦了一天的父亲拉着二胡、哼着小曲,不善言辞的母亲总会搬张小凳坐在旁边细细听,于是便有了作品《月光》;与木为友的日子里,他在中国历史的大纵深里“淘”题材,《丝绸之路》、《古河遗韵》等作品孕育而生。如今,俞柏青的作品都是万元起步,写意木雕展在多地举行,很多人从北京等地慕名前来拜师学艺,作品遍及国内外。
“接下来我想把浙东山水,尤其是一些即将消失的老村落记录下来。”打开俞柏青的微信朋友圈,古村落保护、消失的古村走访等是他最关心的话题。在未来的创作之路上,他的刻刀还将满怀写意情怀,用天马行空的创意,把美丽乡村留在木纹里,刻进年轮中,让更多人回忆和品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