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大为5900余名新生量身定制神秘礼物
浙江在线·教育新闻网08月21日讯 (实习生 周舒敏 记者 吴俏婧) 8月20日,浙江大学紫荆港校区又出现了熙熙攘攘的场景。在蒙蒙细雨中浙大迎来了5900余名2015级的大一新生。对于这些新生来说,浙大是他们人生旅途中一个全新的起点,他们每个人的脸上都洋溢着幸福的笑容。今年,学校也给新生准备了见面礼:一本浙大自己编写、新鲜出炉的《我的大一怎么办》。这本388页厚的书里,包括了如何培养良好的寝室氛围、如何参与大学社团、如何正确看待和选择专业等等。
10名新生带着学分上大学
在众多新生中,还有10名新生是带着2分的浙大已修学分来报到的。在进校前就先修了大学学分。他们是怎么做到的?
原来,2013年,浙江大学在湖州中学通过同时异地授课的方式,开了一门名叫《物理与人类文明》的课,共47名同学参与了这一课程。同学们在微格教室里面,通过投影仪和屏幕,可以跟浙大学生同时异地上课,同学们可以看到浙大老师讲课,也可以看到浙大学子的上课情况。浙大老师同时可以看到湖州中学的同学们,并解答他们提出的疑问,真正实现了线上互动。
今年考入浙江大学的湖州中学理科实验班同学章铮奇表示,当年还是高二的他,报名参加了这一课程。一是因为本身对这门课程有兴趣,二是非常好奇浙大老师是如何上课的。结课后,收获也非常大,体验到了大学课堂与高中课堂不同,他说,高中老师更注重解答问题,而大学老师更侧重于提出问题与分析问题。在课程中受到的启发,使他在高三学习中,看问题有了更多的角度。
课程结束后,参与这门课程的同学们参加了一场跟浙大学子一模一样的结课考试。包括知识点的书面考试以及写一篇论文。通过考试的同学如果考上浙大,那么浙大将认可这门课程的2个学分。
浙大物理学院盛正卯教授告诉记者,在上课期间,曾去湖州中学几次进行当面的交流,感觉大家的学习热情都非常的高。"我们都知道,中学与大学的学习差异很大,浙大先修课程的设置,是为高中生的大学学习做一个铺垫与过度,也是促进中学教学改革的一种尝试。"盛正卯说。
浙大本科生院常务副院长陆国栋介绍了浙大这两年正逐渐推广的SPOC(small private online course)这一课程形式。相比于同时同地的面授形式,SPOC是同时异地、随时随地、异时异地的结合。其中包括中学之大学先修课程,大学间课程互认共享,跨校区同时异地开课,跨国界同时异地,实验课远程真实等。从而促进大学课堂,带动中学课堂的更好发展。
湖州中学这10名带着学分上大学的新生,有选择工学大类的,也有选择信息大类、海洋专业的。今天是他们大学生活的开始,他们即将迎来非常宝贵的大学四年。
为大一新生量身定制“入学宝典”
今年,浙大还为新生准备了一份特殊的入学礼物——《我的大一怎么办》。据介绍,这本书是学校为大一新生量身定制的“入学宝典”。这本388页的书分为14个大类,涉及如何在浙大文化中成长,如何适应大学生活和学习,如何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如何进行生涯规划等等话题。这本书用通俗易懂娓娓道来的口吻结合生动形象的例子,讲述了浙大学子在大一时碰到的种种问题,不仅有生活上的,学习上的,也有心理上。负责这本书编辑的,不仅仅有老师,更有经历过大一的学姐学长们。
今年这本书,将发放给浙大的每一个新生寝室,其余的会发给大一新生的家长,以及辅导员们。
为什么要写这本书?浙大丹青学园党总支书记兼主任吴巨慧说,大一新生刚进来的时候往往非常的迷茫,碰到的问题也非常的多。新生班主任和辅导员们面对这么多的新生,不可能面面俱到,碰到新生们提出的问题,可能不能回答的非常全面。看着自己的孩子步入大学的家长们,会有很大的疑问,我的孩子在大学里面做些什么?会碰到什么样的问题?这个时候,这本书,就是为了让同学们更好地适应大学,向同学们传递解决问题的正能量。让辅导员们能够更好地进行学生工作,也让家长能够及时跟上同学们的心理变化。
接下来要步入大二的余义丰同学负责了“如何正确利用网络”这一章节的编写。他说,在这一章节的书写中,其余部分都非常的顺利,而到了写案例分析的时候,碰到了难题。老师觉得他写的案例分析不是太生动,虽然案例写的也是他身边的同学。最后,他写了自己。描述了当初自己沉迷网络的心理状态。用亲身经历讲话,我想这也是这本书的迷人之处吧。
据悉,接下来学校将为大一新生们安排为期两周的军训和始业教育等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