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条石板路,串起明清的历史;一批老艺人,坚守古城的记忆。五一节小长假,铜梁安居古城游人如织、车马繁华。在这喧嚣的闹市中,隐匿着一批正被人们淡忘的“小人物”。理发匠、补锅匠……他们不仅坚守传统技艺,更在为大家留住回忆。昨日,商报记者走近他们,聆听背后的故事,并从他们那里“找回”儿时记忆。
买串粽子挂脖上
饿了就吃一个
一张和成人巴掌大的嫩绿粽叶,撕成两半,在她灵动的指下游走,不一会儿,3厘米长的粽子就大功告成。坐在自家的大门前,43岁的张玲和老公每天的工作就是包粽子。与其它粽子不同,他们包的粽子都很小巧,有的拿麻线串成一条项链,有的拿木棍顶成棒棒糖。
“项链小粽子,挂在脖子上当装饰,饿了还能吃。”遇到游客驻足,张玲总是满面笑脸,讲述自己粽子的创意。创意源于两年前的一次偶然,张玲说:“女儿爱吃粽子,人小吃不了多少,我就包了一些小粽子挂在她脖子上,馋了就拿下来吃。”
张玲介绍,包小粽子比大粽子难得多,特别是粽叶,太小的粽叶在外面根本买不到,必须亲自上山去摘,包起来也比大粽子麻烦,“我包过最小的粽子是15颗米。”
“一串小粽子和一根粽子棒要10元钱,大的要20元,旅游旺季可以卖五六十串。”张玲告诉记者,现在的古镇大街上,有好几家和她包一样粽子的人,不过那些人都是跟她学的。
看到小店理发匠
想来个老式平头吗?
一间6平米大小的理发店,店内的陈设很简单,一块大玻璃镜,镜台前摆着剪刀、梳子和推子。66岁的涂发容如今是这个小店的理发师,她已是在这坚守了三十多年的理发匠人。
涂发容的理发手艺是她丈夫秦泽生教的,秦泽生七八岁时就跟着师父学理发。三十多年前,靠走乡理发的秦泽生在安居江畔的码头处开了这家理发店,当时生意特别好,每天上门理发的人都要排队。“我就是那个时候开始学理发的,我们家儿媳妇也会理发,还有我的两个兄弟也会。”涂发容说。
“大约在上世纪90年代中后期,生意就渐渐淡了。”涂发容回忆道,街上不少人都外出打工,年轻人更喜欢新潮的烫染,“我的工具就是剪刀、梳子、推子,剪的是老式平头、女人头、运动头、平碎发、大圆头和小圆头等。”如今,丈夫秦泽生在广州当理发师,儿媳妇在铜梁城里学习烫染,现在的理发店就她一个人打理。“虽然来理发的人不多,但我剪一个头依然只收五六元钱。”
街头卖艺的补锅匠
让你想起“补锅嘞……”
在古城的酒吧街上,有一尊铜像雕塑就是一个补锅匠的形象。在铜像旁边,67岁的周雄飞斜坐在小凳上抽着烟,他的身旁堆着几口烂铁锅和干柴,还有一个直径大约15厘米左右、正燃着火的炉子。“真正来补锅的人很少,可能一个月有一个,主要给游客展示补锅的技艺。”
“以前补锅还要烧铁水哟!”几个游客走到周雄飞的摊前,和他摆谈起来。看得出来,补锅的事勾起了游客不少儿时的回忆。“现在哪里有人补锅,坏了都直接买新锅了,古城的补锅匠估计就只有我一个了!”周雄飞说。
周雄飞的补锅手艺是跟着老丈人学的,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生活水平有限,补锅匠的生意特别好。“补个锅要几毛钱,一天忙活下来好的时候能赚个块把钱,这属于比较高的收入了。”
以前补锅,一盆火炉,一个风箱,挑着担子走乡串户扯开嗓子吆喝“补锅嘞……”周雄飞说,现在好耍得多,白天在古城表演一下补锅技艺,空了还能和街坊去喝喝小酒。
其实,在古城里还有很多人能唤起你的记忆,比如卖烧饼的、舂糍粑的、做泡椒爪的……古城之所以古,不单单需要有建筑物的古朴,还需要一帮懂得传承和坚守的劳动者。也正是这批正在淡去的“老艺人”,让来古城旅游的人看到了过去,看到了乡愁。(来源:汇融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