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在线首页 正文
   | 打印
放大 原大 缩小 打印 
互联网引领创业创新潮流 重庆北部新区展翅启航

  浙江在线9月14日讯(特派记者王俊)2014年,李克强总理在首届世界互联网大会上指出,互联网是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新工具。今天,当“2015全国重点网络媒体重庆行”大型联合采访活动的记者们来到重庆北部新区时,一个最强烈的感受就是:“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在山城重庆正风起云涌、蔚然成风。

  猪八戒网,中国最大的在线服务电子商务“淘宝”

  上午,联合采访记者一行来到了北部新区的龙头互联网企业——猪八戒网。走进公司,仿佛来到了一个另类的西游世界,“二师兄”、“牛魔王”等称谓让人忍俊不禁。而这正是猪八戒网有趣的企业文化,即“取经文化”。

猪八戒网

  “重庆制造”的猪八戒网已经走过九个年头,作为中国最大的众包服务交易平台,它与中国最大的实物交易平台淘宝网既有相似又有不同:淘宝卖货,猪八戒网则是卖智慧和创意。

  历时九年的磨砺,猪八戒网的注册用户已超过1300万,累计交易额超过66亿元,辐射全球25个国家和地区的服务市场。猪八戒网不仅创立了重庆首个全网牌照支付企业“易极付”,还于2011年成立了美国休斯敦分公司,打开全球市场。

  在今天的采访中,记者还获知,猪八戒网近期获投28亿融资,并宣布取消佣金模式,直接推动了中国服务交易行业进入大数据时代,26亿速效他成为中国互联网服务交易平台中最大的一笔融资。

  “买商品上淘宝,买创意上猪八戒网。”猪八戒网服务交易品类涵盖网站建设、方案策划、营销推广、创意设计、工业建筑设计、生活服务等400余种现代服务领域。如今常年为近300万家中小企业提供各种文化创意和商务服务。

  人脸识别技术,中科云丛科技走在前列

  作别猪八戒网,记者们来到了另一家重庆高科技企业——中科云丛科技。在这里,记者得知,这家企业的员工打卡不是落后的手动签名,也不是流行的指纹验证,他们用的,正是该公司核心技术——人脸识别。

  云丛科技到底是家什么样的公司?公司相关负责人解开了记者心中的疑问。

  云丛科技,来头不小。其核心技术团队由师从四院院士,计算机视觉之父Thomas S.Huang的周曦博士带领,多次在国际计算机视觉算法比赛中战胜MIT、东京大学、IBM、SONY等著名研究机构,屡获世界第一。曾作为唯一的人脸识别团队参与中国科学院战略先导项目——新疆安防布控。

  团队出色的研发实力的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新技术迅速得到了资本的亲睐。2015年4月,中国科学院重庆分院与上市公司佳都科技、杰翱资本进行战略合作投资创建云丛科技。

  目前,云丛科技拥有员工200余人,其中研发人员180余人,均来自中国科学院各大研究所以及IBM、HP、Microsoft、华为、中兴等各大公司,90%以上拥有硕士学历。

  云丛科技因为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人脸识别技术,已成为人脸识别国家标准起草与制定单位。

  互联网产业园,重庆培育科技“本土明星”

  上午最后一站,采访团一行来到了北部新区的互联网产业园。产业园内道路宽阔、四通八达,放眼望去,高楼林立,绿树成荫,自然环境堪比森林公园,叫人惊叹。

  据北部新区科技创新局副局长楚斌介绍,北部新区不断扩大科技产业平台规模,建设了互联网产业园、两江创新创业大厦、软件产业中心、软件服务外包学院、金泰产业园等5大科技楼宇,面积130万平方米,可为2000家大中小微科技企业提供创新创业载体。

北部新区科技孵化园

     要集聚成熟的科技企业,也要孵化扶持创业的小微企业,尤其是要培育出更多像猪八戒网那样的扎根重庆的“本土明星”。

  为此,北部新区目前已打造了两江创新创业大厦、赛伯乐移动互联网孵化园、移动游戏孵化园、两江广告产业园、重庆IT微企创业园等5个小微企业科技孵化器,面积近4万平方米。

   今年内,还要建互联网金融、文化创意、移动游戏、移动互联网等4个新的科技孵化器,面积达到10万平方米。将为众多科技型中小微科技企业提供充足的发展空间和深层次的专业化服务。

  同时,北部新区孵化小微科技企业的模式也大举创新。作为政府,北部新区管委会正从孵化小微企业的幕前退到幕后,把政府工作的重点放在政策引导上,而具体孵化工作则交给专业机构去实施、主导小微科技企业孵化。借用专业孵化投资机构的资源、资金、知识来主导小微科技企业的扶持、指导、风投。

  比如,北部新区引入中国知名创业投资公司赛伯乐投资集团建设了赛伯乐移动互联网产业孵化园,引入中国最大在线服务交易平台猪八戒网建设了中西部地区唯一的、虚实结合的互联网产业集群——“文化创意虚拟产业园”等,与腾讯公司合作进行腾讯(重庆)创客空间,与隆讯科技建设了移动游戏专业孵化器,形成“专业孵化器+专业孵化投资机构+企业加速器”的全流程、专业化、市场化的孵化培育新模式。


网络违法犯罪举报网站 | 12321网络不良与垃圾信息举报受理中心 | 12300电信用户申诉受理中心 | 12318全国文化市场举报网站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浙B2-20080242 | 广告经营许可证号:3300008000006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国新网3312006001 |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浙网文[2012]0216-022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105110 |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浙)字21号 | 互联网医疗保健信息服务:浙卫网审[2012]19号
工信部备案号:浙B2-20080242-1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浙)字第057号

网站简介 | 网站律师 | 版权声明 | 广告刊登 | 技术支持 | 联系我们


© 浙江在线新闻网站版权所有,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