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市治堵办接受记者专访 今后治堵措施出台将更重民意
“杭州环城北路隧道通车”续
浙江在线10月21日讯 (今日早报记者 詹程开)近日,本报连续报道了杭州环城北路隧道开通后,隧道周边交通情况的一系列改变。其中,体育场路上中河高架的车辆禁止从文晖路匝道口下的情况引发了强烈关注。
连日来,市民通过多种渠道纷纷联系本报,提出疑问:中河高架此番“禁右”是否有科学调研作支撑?高架交通减负了,地面交通却增加了负担,这样的决策考虑是否周全?中河高架具体通行规则事关民生,在举措出台前为何没有征求民意?
带着市民们的关切,昨天,本报记者专访了杭州市治堵办有关人员寻求回应。
问:此番“禁右”前期是否经过科学论证?
答:以最新的交通流量数据为参考
中河高架此番“禁右”,前期是否进行了科学的论证?
杭州市治堵办工作人员罗斌回应称,中河高架体育场路上匝道建成已有多年,按照最初的规划,这一上匝道本来是给公交车通行设置的,但在后期的交通组织实施中,发现当时高架桥面直行的交通流量不是特别大,所以也允许社会车辆变道通行,一直保留到了现在。
罗斌称,从体育场路匝道上高架到文晖路匝道下高架,桥面主线之间的距离只有400米左右,但按照2009年制定的《城市快速路设计规程》,高架相邻两个出入口桥面之间的距离最少要达到760米。体育场路匝道上桥到文晖路匝道下桥之间,一共有四个车道,车辆必须要在400米范围内从最左侧车道变道到最右边车道才能下高架,这对于直行车道的影响会比较大。
罗斌表示,随着环北隧道的建成通车,它串联起了中河高架和秋石高架的交通转换,所以可能会带来更大的交通流量,在分析了最新的交通流量数据后,考虑到体育场路上匝道到文晖路下匝道的人群占比相对不大,为了保证主线的畅通和整个路网的快速运行,所以才制定了这样一个调整方案。
问:为高架“减负”而对路面“增负”,是否合理?
答:对路面交通确有影响,将完善交通组织措施
中河高架“禁右”后,很多车辆目前都被迫改走中山北路或建国北路进行绕行。为了高架“减负”而对路面“增负”,不少市民质疑这项举措的合理性。
罗斌表示,在前期研究方案的时候,对于中河高架周边道路车流负担将会增加的情况他们已经预见到。
但对于依旧坚持实施高架“禁右”举措,罗斌这样解释:随着环北隧道的开通,东西向的路面交通预计会有改善,他们认为,东西向的交通改善会带动南北向交通的改善,因为原先地面路口的红绿灯配时可以弹性地往南北向倾斜。
罗斌称,此前他们考虑,假如南北向的交通改善了,或许就能帮助分担同样是南北向的中河高架的车流量。
不过罗斌承认,就目前的实际情况来看,中山北路的交通流量确实已处于饱和状态,压力比较大。
罗斌表示,虽然从前期的数据来判断,受到此番高架“禁右”措施影响的车主占比不高,但就目前的实际情况而言,此番“禁右”确实对一些市民们的出行造成了影响,所以他们也会考虑这部分市民的诉求。接下来,杭州市治堵办将联合杭州交警部门,从区域角度考虑,通过优化路口的诱导方式等措施,来进一步完善地面交通组织措施。
问:“禁右”措施的效果将如何评估?
答:会找第三方测评,错峰调整或在考虑之内
罗斌说,交通组织本身需要一个适应过程。关于目前制定的“禁右”措施是否合理,效果到底如何,还需要有一个第三方的跟踪测评。
目前,杭州市治堵办正在联合杭州交警部门,让相关的技术单位进行密切的跟踪监测,监测的数据包括高架的主线车流量、车速、卡口流量、违章情况等,然后将综合这些数据进行分析和比对。
不过罗斌坦言,从上周四环北隧道开通并同步实施高架“禁右”措施以来,还不到一周的时间,所以目前还没有得到相应的监测样本数据。
罗斌说,等到监测报告出来后,杭州市治堵办将会同有关部门会进行讨论研究,并根据实际情况决定是否需要调整。例如,在一些非高峰时段或者晚上,可以根据交通需求的特征变化,进行更加人性化的调整。这类举措都在考虑范围之内。
问:“禁右”措施出台前为何不征求民意?
答:后期会更加注重与市民互动
那么,在此番高架“禁右”举措的出台程序上,市民们质疑:实施如此事关民生的举措,为何不征求群众意见?
罗斌说,虽然前期没有对市民进行走访了解,但“这不代表我们做决定很武断,其实我们也进行了相关的分析讨论,并在方案正式实施之前提前公告”。
罗斌称,交通组织方案和市政建设不一样,工程建设如果落地了就很难改动,但交通组织方案是“具有弹性的”。市民们的呼声,管理部门也看到了,而且一定会越来越给予重视。
罗斌说,制定相应的交通组织措施,如果要市民百分百满意,难度也很大。不过罗斌认为,接下去,在治堵工作方面,管理部门还是要加强重视和老百姓以及媒体的互动。罗斌也委托《今日早报》,在接下来的这段时间中帮助收集对于此次交通措施调整集中存在的意见和建议。
在此,也欢迎市民朋友能将有关想法告诉我们(可致电本报热线96068),大家的想法我们会第一时间反映给杭州市治堵办及相关部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