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城德清的“绿富美”之路
打开“绿水青山”变身“金山银山”的通道
环莫干山风情线。
继“国家生态县”“全国绿色小康县”等荣誉之后,日前,德清又获得一张国家级“绿色名片”——“全国绿化模范县”。
3月31日至4月1日,2016年全省平原绿化工作座谈会在德清举行,小城德清向全省介绍了“森林德清”的发展心得。
地处浙江北部的德清,何以频频获得国家级、省级“绿色头衔”?德清经验背后,又带来哪些启发?
“绿网”遍及城乡
从德清县城出发,向西途径104国道、三莫线,驶入莫干山脚的五四村。整洁通畅的环莫干山异国风情线两旁,高大的乔木和翠绿的灌木高矮相间,玫瑰、油菜花迎风摇曳,翠绿的草坪连成满眼绿色。
穿行其中,美丽宁静的村庄仿佛置身绿色的海洋。春暖花开时节,远道而来的游客小住村中民宿,推窗见景,呼吸着新鲜的空气。2014年,在德清举行的全省“深化千万工程建设美丽乡村”现场会上,五四村正是一个重要的参观考察点。
其实,比五四村这抹绿色更靓的,是一张“绿网”覆盖着德清城乡。
“十二五”期间,德清累计投入绿化资金9.2亿元,完成平原绿化6.4万亩,建成森林通道310公里。五年来,德清平原地区林木覆盖率提高了6.5个百分点。
2013年底,德清提出创建“全国绿化模范县”,县财政还将平原绿化专项资金增加至每年3500万元。
不仅如此,德清人均绿化面积从五年前人均近900平方米,增加到现在人均1000平方米,新增绿化面积在全省各县(区、市)中排名第五。
大手笔护绿,为德清实实在在带来了荣誉。
今年3月,德清再获国家级“绿色名片”,被全国绿化委员会授予“全国绿化模范县”荣誉称号。县域森林覆盖率高、森林蓄积量多、生态绿化规模效益好……“绿色德清”登上全国舞台,展示了人与生态和谐发展的“两美”之路。
林业产值超百亿
前人种树,后人乘凉。
坚守多年的绿色生态,转化成“绿色红利”,惠及城乡。一个最直观的数据是:去年,德清城乡收入比降至1.71比1。
城乡差距缩小背后,德清成功走出一条特色森林旅游发展之路。
在莫干山脚的绿水青山间,十多个国家的外国友人建起了70多家风格迥异的“洋家乐”。乡村旅游的发展,让曾经“鸟不下蛋”的莫干山镇劳岭村,成为“一房难求”的美丽乡村。去年,德清森林旅游总收入达34.15亿元。
值得一提的是,包括森林旅游、花卉苗木、竹木加工等产业在内,去年,德清林业产值达到130亿元,闯出了一条“小县域大林业小资源大产业”的林业发展道路。
绿色,已经成为德清发展的底色,这份绿色理念似乎已经深深扎进每个德清人的心里。
早在2014年,德清建成了县级生态文化馆。馆内展示了当地山清水秀的良好生态环境,还成为森林文化宣传教育的实践基地。今年3月12日,德清启动“人人植树绿满水乡”绿化专项行动,为建设“国际化山水田园城市”创造更好的生态条件。
打造森林全域化
自2010年以来,我省每年都举行全省平原绿化工作座谈会。此次座谈会期间,与会嘉宾参观了德清县城、德清西部山区等地,平原绿化的德清经验得到了大家的关注和点赞。
在五四村,村里不仅实现土地100%流转,还引进“亿丰花卉”等多个优质花卉苗木项目。沿着村道往莫干山里走,宁静的莫干山镇何村村,漫山遍野都是茶园和竹林。
这几年,村里的苗木产业发展得红红火火。离村委不远处的棕榈园林公司苗木基地,还成为上海一家主题乐园核心区的主要苗木供应商。
在支持“绿色项目”落户发展的同时,德清大力推进森林村庄建设。目前,已经有83万余株苗木扎根在全县各个村庄,用于提升绿化水平。
德清中部的钟管镇蠡山村,阡陌交通,清溪绕村。早几年,村里在整治村容村貌的同时,对村子周围、村道两旁及活动场地等进行绿化种植,新栽种乔木、灌木十几个品种。
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在全域生态环境保护上,德清已经付出了十多年的努力。
2005年,德清在全省率先实施生态补偿机制,设立生态建设专项资金,并不断加大环保支出。到目前为止,生态补偿投入累计超3亿元。
不仅如此,德清以公路、河道绿化建设为重点,高标准打造了环莫干山异国风情休闲观光线、中东部历史人文观光线等4条景观线,实现了全县道路、河岸宜绿地段绿化率达97.8%。
天蓝、地净、水绿、景美,一幅灵动秀美的生态画卷,正在江南小城德清徐徐铺开。德清县委书记项乐民表示,在推进平原绿化工作中,德清有效推动了“爱绿、植绿、护绿、兴绿”成为全社会的行动自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