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护你会呼吸 你家门口有"海绵"计划吗?
浙江在线10月17日讯(浙江新闻客户端记者 周洲)你知道吗?杭州要在城市改造中,打造一批能吸水、蓄水、渗水、净水的“海绵体”。如今,许多“海绵”,已经悄然在我们不经意走过的城市角落,守护大地,自由呼吸。
2016年10月16日,2016杭州海绵城市高峰论坛暨杭州科学大讲堂第111讲在上城区举办。会议请来了中国工程院院士等专家,交流海绵城市建设的经研究、新成果与新进展。
今年3月,杭州出台《关于推进海绵城市建设的实施意见》。根据实施意见,杭州将综合采取“渗、滞、蓄、净、用、排”等措施,对大部分降下来的雨水,都要进行预收集,可控可利用。
距离实施意见出台已过去半年多时间,杭州的地表肌理发生了哪些变化?这些“海绵体”发挥了什么作用?会议现场,杭州市政设施监管中心主任梁旭,讲起了其中的奥秘。
“你是否观察过,雨滴落在密渡桥路的人行道,马上就消失不见了?”梁旭说,这得益于仿花岗岩的硅砂透水材质。硅砂滤水砖通过破坏水的表面张力来透水。由于砖的表面非常致密,下雨天具有自洁、雨水净化的功能。
中河沿线,曾经是积水多发地带。如今,在运河边,绿油油的植被下,藏着蜂巢结构的蓄水池。这些看不见的“蜂巢”,能够对涝水进行调蓄,还能净化雨水,用于环卫洒水和绿化浇灌。“根据测算,该工程每年可节水6.2万立方米。”梁旭说。
杭州老小区,也有“海绵体”的影子。在西湖区古东社区,“海绵公园”约800平方米的广场上,铺了透水砖。社区活动的小舞台,里面装着蓄水池、水泵和拦水坝,是海绵公园的“心脏”。
古东社区“海绵公园”
不仅如此,江干区丁桥一号港、中河凤山门等地,都开展了“海绵城市”相关的功能应用。“今年杭州没有经历特大暴雨,等到来年,可以检验‘海绵体’的真实效用了。”梁旭说。
梁旭介绍,杭州江南水网特色突出,除了依靠地理位置的“大海绵”,还有林、田、湖这样的“小海绵”。未来,杭州将构建“一芯、三轴、四片、多节点”的海绵城市空间格局。
会上,中国工程院院士、河海大学副校长王超,以《海绵城市建设关键技术》为主题,详细列举了包括建设都市自然排水系统、雨水花园、生态滞留草沟、生态屋顶与雨水再生系统等的关键技术。
王超院士结合上城区部分区域存在地势低洼、排水设施能力不够,存在局部性的“易涝”地带的情况,提出可增加可渗透路面与下凹式绿地建设的建议。
附:杭州各城区“海绵城市”近期建设重点
上城区:白塔复兴地区,主要涉及虎跑路-玉皇山南-万松岭路-中河高架-钱塘江围合的区域,面积约3.99平方公里。
下城区:杭氧杭锅片区、石桥片区、六杨区块、北景园生态公园、城北体育公园和颜家公园,总面积约6.4平方公里。
西湖区:三墩北及双桥地区、蒋村及浙大西区和之江新城核心区,总面积约27.9平方公里
拱墅区:杭钢单元、桃园单元、铁路北站单元以及康桥单元康桥路以南片区共四大块组成,总面积19.74平方公里。
江干区:钱江新城、钱东新城和丁兰智慧小镇,总面积19.06平方公里。
滨江区:智慧新天地区块、白马湖生态创意城、中国互联网经济产业园、物联网产业园、奥体中心、沿江景观带等,总面积14.4平方公里。
下沙(杭州经济技术开发区):中心区、松合、元成、大学城北、大学城东、沿江、湿地单元的集中片区,总面积为17.1平方千米。
余杭区:临平北部、北部新城、城西科创、老余杭,总面积为65.1平方公里。
萧山区:三改一拆、棚户区改造和热点区块,总面积为16.06平方千米。
富阳:阳陂胡区块、鹿山核心区块、主城西南区块少量地块,总面积9.65平方千米。
大江东:桥头堡单元、中心区单元、新湾北单元的部分区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