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在线首页 > 心动网事 > 最新要闻 正文

卫计委推健康理念 建议每天发呆5分钟

2016-10-20 14:40:37 来源:浙江在线-钱江晚报 作者:何丽娜 实习生 赵佳青 编辑:石溪(实习)

  浙江在线10月20日讯(钱江晚报记者 何丽娜 实习生 赵佳青)中国人给阿拉伯数字赋予了浪漫的色彩,“520”是“我爱你”,“1314”是“一生一世”。

  “5125”则是“我要爱我”的意思,不过这个特殊的数据与表白无关,而是关乎每一个人的健康。

  日前,国家卫计委疾病预防控制局、国家卫生计生委宣传司、中国健康教育中心和中国记协等联合发起的“中国健康知识传播激励计划(乐享健康生活)”项目正式启动,并开创性推出“5125”健康生活理念。

  即建议市民每天给自己留5分钟发呆时间;每天运动1小时、掌握1项运动技巧和加入1个运动社群;按照新版《中国居民膳食指南》的建议,每天摄入12种以上食物,每周摄入25种以上食物,做到膳食多样化。强调公众应当关注“身”、“心”两方面的健康,从而营造快乐、健康、积极向上的生活方式。

  那么,究竟我们该怎样有效发呆、科学运动及合理膳食才能保障健康呢?昨天,钱江晚报记者采访了省内的相关专家,来听一听他们给出的具体方案。

  发呆5分钟

  “每天给自己留5分钟发呆时间”,乍一眼看到这条建议时,相信很多人会跟记者一样,心里默默在问“这是在开玩笑吗?什么时候发呆都有助于健康了?”。不过,杭州市七医院精神心理疾病早期干预科的王奕權博士却认为这是十分合理且有必要的。

  王奕權告诉钱报记者,当前上班族的生活、工作压力大,亚健康、失眠、易怒、暴饮暴食、注意力记忆力下降等问题非常普遍,他在医院里每天都要接待很多类似的患者,有的甚至因没能及时排解而发展为更严重的抑郁症、焦虑症等精神心理疾病,对家庭生活、工作和社交等都产生巨大的不良影响。

  国家卫计委此次将每天发呆5分钟放进健康生活理念中,就是在提醒大家要重视和关心自己的心理健康。当然,这个5分钟应该是个虚数,指的就是你每天应该留出一点时间来调整自己的情绪。

  比如,当遇到连续加班感到累的时候,可以适当停下来歇一歇,冥想放松把自己防控,舒缓一下紧张的身心,后面做的事情可以事半功倍。再比如遇到领导对你最近工作不满意而感到压力大的时候,也可以找个安静的地方好好评估一下自己,或许只要看开一点、乐观一点,这些都不算什么。

  “作为心理医生,我深知每天发呆5分钟的好处。白天马不停蹄的工作,听无数病人的倾诉,心里难免烦躁,但只要下班回家后做一做冥想,一切的烦恼就统统消失了。”王奕權说,至于发呆的时间安排,可以根据每个人的工作与生活节奏及需求进行具体安排,方法也可以因人而异。

  事实上,国内外很多企业早就意识到员工情绪的好坏直接影响工作效果,因此他们愿意花大价钱在办公区打造精美的茶水间,目的之一就是给员工创造一个舒缓情绪的好环境。有的企业甚至考虑到当员工无法完成自我调整时,单位提供专业的心理咨询服务。

  膳食多样化:每天吃12种以上食物,每周不少于25种

  俗话说“病从口入”,吃与健康的关系是永远割裂不了的。从最初的吃饱到后来的吃好,再到现在的吃得合理,其实就是健康对饮食更高更细致的要求。

  杭州市一医院营养科主管营养师蒋虹说:“2016年5月最新发布的《中国居民膳食指南》建议,普通人平均每天应摄入12种以上食物,每周25种以上。这是因为人体是个极其复杂的机体,运作起来需要许多各种营养成分,只有合理的摄入才能保障机体的正常运作,而营养成分就来源于各种食物,种类的多少直接决定营养成分的数量。”

  当然,吃的时候不光要求种类多,而且量地控制也有讲究,新膳食指南中的建议有6大条:

  1、食物多样,以谷类为主,每天摄入谷薯类食物250~400g,其中全谷物和杂豆类50~150g,薯类50~100g。

  2、餐餐有蔬菜,选择不同种类的蔬菜,每日吃5种以上蔬菜,摄入量300~500g,新鲜深色叶菜占到一半以上。水果200g~350g,果汁不能代替鲜果。

  3、适量吃鱼、禽、肉。每天吃畜禽肉40~75g,吃水产品40~75g,蛋类40~50g,吃鸡蛋不弃蛋黄。

  4、多吃大豆及奶类。一天一杯奶,选择多种乳制品,每日达到300g鲜奶量,大豆及坚果类25g~35g。

  5、少盐少油,控糖限酒。培养清淡饮食习惯,少吃高盐和油炸食品。成人每天食盐不超过6g,每天烹调油25~30g。控制添加糖的摄入量,每天摄入不超过50g,最好控制在25g以下。

  6、增加饮水量。每天需要喝1500-1700毫升,大约7-8杯水。应及时补充水分,不要等到口渴了再喝水。

  每天运动1小时

  坚持运动有助于健康,这是毋庸置疑的真理。不过,在这次最新提出的健康理念中特别加入了“掌握1项运动技巧和加入1个运动社群”的建议,用意何在呢?杭州市红十字会医院运动康复科治疗师赵虎认为有两层意思:一是现在爱运动的人越来越多,但同时因运动受伤的人也不少,熟练掌握了运动技巧才能减少相关损伤;二是大多数人对运动的态度是“三天打鱼两天晒网”,加入运动社群后,在周边人的带动下更容易坚持下来。

  赵虎医生说:“其实现在最缺乏运动的人群就是都市白领,按照人体正常的生理进展,该人群的身体状况应该是‘如日中天’,可事实确是,他们普遍处于一个亚健康状态,大部分人经常感觉到头晕、乏力,还有一部分人颈椎病、腰椎病高发,更有甚者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等慢性病早早找上门来,其根源就在于缺乏运动而致‘最大吸氧量’下降。”

  “最大吸氧量”指人体在进行有大量肌肉群参加的力竭性运动中,当氧运输系统中的心泵功能和肌肉的用氧能力达到本人的极限水平时,人体每单位时间所能摄取的氧量。直接反映个人的最大有氧代谢能力,标志一个人氧运输系统功能的强弱。简单的说就代表一个人体力的好坏。

  “在给大家讲两个特殊的例子:一个是足球运动员一般会组织到高原上进行集训,以增加血液中的氧容量;还有一个是脑梗的病人往往需要做高压氧治疗,其目的也是在于增加他们的最大吸氧量。”赵虎医生说,对于大众来说,最大吸氧量只要维持在40—50的水平,超过50的人身体自然是倍儿棒,很多运动员可以达到60以上,可要是这个值一直下降的话,身体的免疫力就会跟着下降,整个人也便容易生病。

  而对于大众来说,你不可能为了提高你的最大吸氧量而跑到高原训练,或是进入高压氧舱去待一段时间。而想要维持这个数值不下降一点都不难,最简单的办法就是要每天保证一定的运动量,而1小时的量是比较适宜的。

  至于如何科学运动,专家们大致都会给出游泳、快走、慢跑等事宜人群较范的项目,关键是贵在坚持。当然,不同人群应该也有所不同,像老年人不宜太剧烈,快走、打太极等静一点的较好;都市白领则可以抽午休或是下班后游会泳或是打打羽毛球等都是不错的选择;至于学生,很多学校对学生都有晨跑的要求,不要白白错过这个集体运动时间哦。

Copyright © 1999-2022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 浙江在线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