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在线首页 > 心动网事 > 最新要闻 正文

在景区走丢怎么办?这两点一定要教给孩子

2016-10-24 09:31:17 来源:浙江在线-钱江晚报 作者:金洁珺 华炜 编辑:石溪(实习)

  浙江在线10月24日讯(钱江晚报记者 金洁珺 华炜)西湖作为杭州的金名片,每年吸引着无数的游客慕名前来。景安Angel志愿者服务分队是默默为大家服务的幕后英雄之一,依托于杭州市公安局景区公安分局、主要负责平安巡防及服务游客的志愿工作。每个周末主动到岗,活跃成员近百人,一年下来志愿者总服务时长21286.5小时,这是景安Angel志愿者服务分队交上的第一份答卷。10月23日,是服务分队成立一周年的纪念日,景区分局针对西湖景区孩童走丢较多的实际情况,与钱江晚报联合进行了一场安全教育小实验。

10月23日,杭州市公安局西湖风景名胜区分局做了一个实验,6岁半的男童和妈妈走散之后,男童的所作出的真实反应。浙江新闻客户端记者 朱卫国 摄

  记者从景区公安分局获得了一组数据,在十一期间,景区公安共接到32起关于孩童走丢的求助报警电话,走失的孩子主要是6到11岁的儿童。

  幸运的是,这些走丢了的孩子都顺利地被找了回来,但同时也提醒我们:该给孩子怎样的防走失教育,帮助孩子在突发情况下能快速安全地回到父母身边。

  实验:突然与妈妈“走散”,他会怎么办

  孩子与父母走散后,会有什么样的反应?面对上前与之攀谈的陌生人,是否有足够的戒备心?这次实验的小主人公名叫王钧可,今年六周岁半,刚上一年级——

  10月23日下午一点多,王钧可和妈妈结束划船,白堤的游船码头上岸。趁着儿子对3米外的一个垃圾桶感兴趣时,妈妈偷偷溜了。钱报记者看了看表,不过30秒。

  此时,小男孩赶紧走到刚刚妈妈站立的位置,眼神慌乱,静静地站着,两只手不停地搓着。继续四处张望时,他似乎被身后小卖部里的棉花糖吸引住了,呐呐地说:“啊,有棉花糖。”几秒后,他像是想起妈妈不见了,离开原地,走到了主路上。主路上的车多了,人也似乎更多了,他的眼睛开始变红,“妈妈真的不见了吗?”

  摄影记者试图和他接触,他像是被逗开心了,可当摄影记者说起“要不要带你去找妈妈”时,王钧可立马一个人快走了两步,躲开了。

  随着时间的推移,他一点一点离开和妈妈最初分离的地点,向白堤锦带桥方向挪去。一路上,他假装像没事人一样管自己玩,可每次停下来时,眼神满是寻找。这一小段路,王钧可没再和任何人说话,眼框里已有泪水打转。

  担心王钧可越走越远,记者忍不住想帮忙,“小朋友,你需要什么帮助吗?”等到记者第三次询问,他才开口。“我叫王钧可,我妈妈的电话是135xxxxxxx。”听他熟练地背出了妈妈的手机号,记者心里微微放心。

  电话通了,妈妈的声音传来,王钧可委屈地没有先说话,眼眶又红了。

  实验结束,妈妈悄悄地从他背后出现,调皮地蒙住了儿子的眼睛,可是双手放下的时候,王钧可一直强忍着的泪水也从眼睛里流了出来。

  提醒:牢记家长手机号,主动求助穿制服的工作人员

  实验结束后,我们分析了下小男孩在发现妈妈不见后的表现,虽然他一开始想要留在原地等待妈妈,可是发现等不到后,便离开了原地,主动寻找。而在寻找过程中,王钧可没有轻易相信陌生人的话,但是也没有主动去寻求帮助。在王钧可丢失的地点,尽管没有遇见白堤上的巡防队员,但是前有小卖部的销售人员,后有游船中心的服务人员,都穿着制服。

  在断桥景点附近上执勤了11年的陈警官这些年遇见了不少孩子走丢的事件,“尤其是节假日的时候,外地游客很容易发生这种情况。”根据多年的工作经验,陈警官给了家长一些建议,希望家长们能在平日里加强安全教育,让孩子记住以下几点:

  1.一定要记住家长的手机号,在外面不要和陌生人说话,不要跟着陌生人离开;

  2.遇到困难时,一定要去固定场所,找穿制服的人,不一定是警察、保安,也可以是路边穿着制服的志愿者,或是小店的服务员;

  3.旅游时,尽量让孩子穿鲜艳的服饰,便于警方辨认;

  4.一些可以定位的儿童手表、书包等,也可以作为防走丢的“额外装备”。

 

Copyright © 1999-2022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 浙江在线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