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在线首页 > 浙江新闻 正文
浙江始发首列“复兴号”高铁 感受风一样的速度
2017年11月20日 18:53:25 来源: 浙江在线 记者 王艳琼 林如珏

  浙江苍南站发出首列“复兴号”

  今天下午5时36分,随着列车门的关闭,G7350次“复兴号”高铁从苍南站始发,向终点站南京南前进,成为浙江驶出的第一列“复兴号”。

  据悉,“复兴号”首次在浙江省内运营,在沪昆高速、宁杭高速、金温线、杭深线新增加6列“复兴号”,其中4列以温州苍南作为始发站或终到站。此次列车的开通,苍南交通枢纽功能将进一步提升,苍南站作为浙南闽东北铁路交通枢纽的优势将更加明显。

  苍南动车站于2009年9月28日通车营运,拥有全国首个县级动车始发站,开通全国首个县城至北京始发高铁列车。由于地理位置优越,苍南动车站营运以来客流量增长迅速, 辐射人口从原规划设计60万人,扩大到周边五个县市及闽东北共约320万人。目前,苍南站接发列车已达64趟(含通车),其中,开行始发车19趟,到达列车18趟,日均客流量为7000人次,高峰期时日均客流量达到1.5万人次,是全国停靠动车组最多的县级客运,也是上海铁路局管辖内客流量最大的县级站。

  世界最快“复兴号”进驻浙江

  新增4条线28个站

  11月20日起,“复兴号”动车组列车开始在浙江省运营。据悉,此次共有6列动车组列车改用“复兴号”CR400BF型动车组运行,列车开行沿途涉及沪昆高速、宁杭高速、金温线、杭深线4条线路28个车站。

  记者了解到,新增的4条线路共有6列班次,具体开行时间为:自11月20日上海虹桥开行G7335次、苍南开行G7350次,11月21日南京南开行G7625次、温州南开行G7334次、上海虹桥开行G7337次,11月22日苍南开行G7332次。

  此次新开的“复兴号”列车开行沿途涉及28个车站,分别为:苍南、鳌江、瑞安、温州南、青田、丽水、缙云西、永康南、武义北、金华南、义乌、诸暨、杭州东、余杭、海宁西、桐乡、嘉兴南、嘉善南、松江南、德清、湖州、长兴、溧阳、南京南、常州、无锡、苏州、上海虹桥。

  今年9月21日,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国产“复兴号”在京沪高铁以350km的运营时速开跑,开创了我国高铁的新纪元。目前,“复兴号”是世界上运营时速最快的高铁。

  “复兴号”涉及的高速动车组254项重要标准中,中国标准占到了84%;其整体设计以及车体、转向架、牵引、制动、网络等关键技术都由我国自主研发,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能适应中国地域广阔、温度横跨正负40摄氏度、长距离、高强度等运行需求,是名副其实的“高端定制”。

  与其他高铁相比,“复兴号”集成了大量现代高新技术,设计寿命30年,其安全性、经济性、舒适性以及节能环保等性能有较大提升。

  其技术创新及成果主要体现在:采用了先进的安全保障技术。

  设置智能化感知系统,建立强大的安全监测系统,全车部署了2500余项监测点,能够对走行部状态、轴承温度、冷却系统温度、制动系统状态、客室环境进行全方位实时监测。

  增设碰撞吸能装置,提高动车组被动防护能力。为适应中国地域广阔、环境复杂(-40℃~+40℃)、长距离、高强度运行的需求,按最高等级(设计寿命30年或1500万公里)考核动车组主要结构部件,整车进行60万公里运用考核(欧洲一般40万公里)。

  优化了旅客界面。

  车厢内实现了WiFi网络全覆盖,设置不间断的旅客用220V电源插座。

  空调系统充分考虑减小车外压力波的影响,通过隧道或交会时减小耳部不适感。

  列车设有多种照明控制模式,可根据旅客需求提供不同的光线环境。

  采取减振降噪措施,改进洗漱设施,设置无障碍设施等,为旅客提供良好的乘坐体验。

  建立了智能化感知系统。

  采集各种车辆状态信息1500余项,全面监测列车运行状况,实时感知列车状态,包括安全性能、环境信息(如温度)等,并记录各部件运用工况,为全方位、多维度故障诊断、维修提供支持。列车出现异常时,可自动报警或预警,并能根据安全策略自动采取限速或停车措施。此外,还采用远程数据传输,可在地面实时获取车辆状态信息,提升地面同步监测、远程维护能力。

  采用全新低阻力流线型头型和车体平顺化设计。

  列车阻力比既有CRH380系列降低7.5%-12.3%,350km/h速度级人均百公里能耗下降17%左右,有效减少了持续运行能量消耗。在车体断面增加、空间增大的情况下,按时速350公里运行,列车运行阻力、人均百公里能耗和车内噪声明显下降,表现出良好的节能环保性能。

责任编辑: 金斌

标签: 复兴号;G7350

Copyright © 1999-2023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 浙江在线版权所有